诊脉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葛根、枇杷叶(绢包)、大豆卷、茵陈、薄荷、蚕蜕、牛蒡子、茯苓皮、通草、滑石、连翘、马勃。地浆水煎服。治疫喉红肿白腐,微汗身热,痧隐心烦,脘痞溲少,上喘下利,苔色灰潮而黄,脉濡带数。
证名。出《疯门全书》。即五死。见该条。
书名。12卷。明·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成书于1552年。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书集录明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急慢性传染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
指通过七窍的望诊,可以内察五脏;因五脏的精气,上达于七窍。《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介绍】:清代官吏兼医家。善化(今湖南长沙)人。注重验方治病,广求博搜,于道光年间编成《验方新编》,刊行于世。
【介绍】:宋代医生。撰《黄帝针经音义》1卷,佚。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即挑治疗法。见该条。
证名。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大便多粘沫。参见泄泻、痢疾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管药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