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郁泄之

猜你喜欢

  • 胎肥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生下遍身肌厚,肉色通红,满月以后,渐渐消瘦,白睛粉红色,五心热,大便难,时时吐涎。多由在胎时,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深入胞中,以致形质虚肥。治宜清泄湿热。用大连翘饮加减。

  • 保命歌括

    见万氏家传保命歌括条。

  • 孟氏杂证良方

    见幼幼集条。

  • 翻胃木

    出唐·侯宁极《药谱》。为常山之别名,详该条。

  • 会阴之脉

    即任脉。《素问·刺腰痛论》:“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张志聪注:“任脉起于至阴,与督脉交会,分而上行,故名曰会阴。”

  • 瘀热

    瘀,郁积停滞之意。①指郁积在内的热。如热与湿内结,郁滞日久,则发为黄疸。《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②指滞

  • 腰带藤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扁担藤之别名,详该条。

  • 李听

    【生卒】:779~839【介绍】:唐代医生,曾为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对医学有所研究,爱好收集医方,择其验者,题于他所住的屋内帷簿和墙壁上,写满了效方、验方。

  • 嗌肿

    病证名。即咽喉肿。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素问·厥论》:“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本症可见于某些咽喉疾患及全身疾患。参见咽喉肿痛各条。

  • 仙传痘疹奇方

    见痘疹真传奇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