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之一。即以气、血的病证为纲进行辨证。属气血痰食辨证的一部分。详该条。
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备急千金要方》:“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出《疡科选粹》卷一。即桑柴火烘法。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牛奶浆根之别名,详该条。
舌苔老黄而中有黑刺。乃脏腑热极之候。杂病为实热里结;外感为邪已传里、邪毒内陷已深。宜白虎汤、大承气汤,交替间服至苔刺退净。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即井疽。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膻中,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三十方。半夏一两(每一枚配虫一个,同捣烂,炒黄),自然铜二钱(醋淬),古文钱三钱(醋淬),乳香、没药各五钱,骨碎补七钱。为细末,每服三分,用导滞散二钱,热酒调下,次日再服如前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