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仙汤

二仙汤

《妇产科学》:二仙汤

药方名称二仙汤

处方仙茅9克 仙灵脾9克当归9克巴戟天9克黄柏4.5克知母4.5克

功能主治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耳鸣,腰酸乏力,两足欠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舌质淡,脉沉细者。现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

可随症加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杜仲9克以补肾调经;或加枸杞子9克,白菊花6克以平虚阳。

备注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

摘录《妇产科学》

寿世保元》卷八引刘孟门方:二仙汤

药方名称二仙汤

处方黄芩(去朽)、白芍药(生用)各等分。

功能主治麻疹既出而复没,或出不尽,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须臾;或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引刘孟门方

猜你喜欢

  • 澄泉散

    《痘疹仁端录》卷二:澄泉散药方名称澄泉散处方归身1两,黄耆1两,僵蚕2钱,蝉蜕2钱。功能主治痘疮。用法用量先将归、耆用酒煎,次入蝉、蚕末,调服。数次自然融合。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二《准绳·幼科》卷五:

  • 通血丸

    药方名称通血丸处方生地黄(焙)赤芍药各15克川芎30克甘草15克防风荆芥当归尾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活血疏肝。治由于外伤,或肝郁气闭,以致血灌瞳人,痛如锥刺,眼无瞬膜,视物不

  • 参茸地黄汤

    药方名称参茸地黄汤处方怀熟地1两,山萸肉4钱,山药4钱,白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人参2钱,鹿茸2钱(或用鹿角胶亦可)。功能主治鼻渊脑漏,日久不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医镜》

  • 理脾止泻丹

    药方名称理脾止泻丹处方白术9两,广陈皮5两,赤茯苓5两,川厚朴5两,猪苓9两,茅苍术5两,泽泻9两,甘草5两,肉桂9钱,砂仁1两5钱,车前子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朱砂1两8钱为衣,蜡皮

  • 调理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理益气汤处方黄耆(蜜水炙)1钱5分,党参1钱5分(焙),炒苍术1钱,橘红5分,木香(煨)4分,柴胡4分,升麻4分,白蔻肉3分,炙甘草3分。功能主治湿热所伤,体重烦闷,口失滋味,或痰嗽稠粘,寒

  • 清咽消肿饮

    药方名称清咽消肿饮处方甘草玄参前胡薄荷牛蒡子栀子黄连石膏连翘荆芥防风桔梗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消肿。治风热上涌,头目不清,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 麻黄方

    赵炳南方:麻黄方药方名称麻黄方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

  • 吹鼻碧玉散

    药方名称吹鼻碧玉散处方消石0.3克 龙脑3克青黛3克制法上三味,共研细末。功能主治主热邪攻冲,目睛疼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搐两鼻内。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 复方丹参片

    《中国药典》:复方丹参片药方名称复方丹参片处方丹参450g三七141g冰片8g性状为褐色的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糖衣片和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褐色;气芳香,味微苦。炮制上三味,丹参提取三次,第一次加乙醇

  • 淋沥汤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淋沥汤药方名称淋沥汤处方滑石12克石韦9克(去毛)榆皮9克 葵子9克通草12克制法上五味,切。功能主治治小便难,淋沥不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