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升蛟条。
针刺的分部,指皮肉浅层。《难经·七十难》:“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因皮肤、血脉与心、肺相应,故称。
出《山海经》。为零陵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病证名。又称痰泻、痰泄。《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详痰泻条。
补法之一。亦称助阳。是治疗阳虚证的方法。肾为阳气之本,故补阳多指补肾阳。症见形寒怯冷、腰膝痠痛、软弱无力、阳萎滑精、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弱,用右归饮、附桂八味丸、菟丝子丸等。
足阳明胃经之简称。详该条。
脚气的古称。见《济生方·脚气》。详脚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