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倒触伞

倒触伞

《中药大辞典》:倒触伞

药材名称倒触伞

拼音Dǎo Chù Sǎn

出处《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蔷薇莓。夏、秋采收。

原形态蔷薇莓,又名:空心藨、洋金银藤,黄牛泡。

灌木,高2~3米。茎直立或倾斜,具扁平皮刺,嫩枝密被白茸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9,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5厘米,宽1.2~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平截或圆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疏生茸毛,具黄色腺点;总叶柄长4~12厘米;小托叶2,线状至披针形。花1~2单生,或为短总状花序;萼5裂,被短柔毛,外面具腺毛;花瓣5,白色。聚合果球形或卵形,成熟后红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坡地、园地或草丛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涩微辛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贵阳民间药草》:"收敛,凉血,止血。治倒经,喘咳,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倒经:倒触伞、白泡刺根倒触伞、猫爪刺倒触伞各四钱。泡酒一斤。每次一两,日服二次。

②治脱肛并治红白痢:倒触伞、翻背红、枣儿红(地榆)各五钱。煎水服。

③治小儿百日咳:倒触伞四钱,破锅钱四钱,钩藤根-钱,蓝布正四钱。煎水服。

④治盗汗:倒触伞五钱。炖猪肉服。(选方出《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倒触伞

药材名称倒触伞

拼音Dǎo Chù Sǎn

英文名Root of Salem-rose,Root of Roseleaf Raspberry, Root of Brier Rose

别名蔷薇莓、空心藨、七叶饭消扭、空筒泡、白花暗洞、三月莓、五月泡、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

出处出自《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空心泡的根或嫩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rosaefolius Smit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嫩枝、叶,鲜用或晒干;秋、冬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空心泡灌木,高2-3m。小枝直立或倾斜,常有浅黄色腺点,具扁平皮刺,嫩枝密被白茸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4-12cm;小托叶2;小叶5-7,长圆状披针形,长3-5.5cm,宽1.2-2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疏生茸毛,具浅黄色腺点。花1-2朵,顶生或腋生,直径2-3cm;萼5裂,外被短柔毛和腺点,萼片先端长尾尖;花瓣5,白色,长于萼片。聚合果球形或卵形,长1-1.5cm,成熟后红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的山地杂木林内阴处、草坡或高山腐殖质土壤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阴凉环境,宜选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或腐殖质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法。3-4月,从老株旁挖取萌蘖小苗,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100cm×80cm开穴定植,每穴栽1株,覆土压实,淋水保苗。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春季和秋季末,结合中耕除草各追肥1次。从第3年开始,每年剪除2年生老茎以疏枝,以利于植株生长。

性味涩;微辛苦;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收敛止血,解毒,接骨。主肺热咳嗽,小儿百日咳,咯血,小儿惊风,月经不调,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倒经:倒触伞、白泡刺根倒触伞、猫爪刺倒触伞各四钱。泡酒三斤。每次一两,日服二次。②治脱肛并治红白痢:倒触伞、翻背红、枣儿红(地榆)各五钱。煎水服。③治小儿百日咳:倒触伞四钱,破铜钱四钱,钩藤根一钱,蓝布正四钱。煎水服。④治盗汗:例触伞五钱。炖猪肉服。(选方均出《贵阳民间药草》)

各家论述《贵阳民间药草》:收敛,凉血,止血。治倒经,喘咳,盗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翁波

    药材名称翁波拼音Wēnɡ Bō别名河柏、水怪柳、西河柳、柽柳、山川柳、温木卜、水柏枝、臭红柳。来源药材基源:为柽柳科植物宽苞水柏枝的嫩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ria bracteata R

  • 核桃楸皮

    《中药大辞典》:核桃楸皮药材名称核桃楸皮拼音Hé Tɑo Qiū Pí别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春、秋采

  • 土荆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荆芥药材名称土荆芥拼音Tǔ Jīnɡ Jiè别名臭草[福建、江西、贵州]、臭藜藿、杀虫芥、钩虫草、鹅脚草、狗咬癀来源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

  • 薏苡叶

    《中药大辞典》:薏苡叶药材名称薏苡叶拼音Yì Yǐ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薏苡仁"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 猫儿屎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儿屎药材名称猫儿屎拼音Māo ér Shǐ别名猫屎瓜来源木通科猫儿屎属植物猫儿屎Decaisnea fargesii Franch.,以根及果实入药。根随时可采,鲜用或

  • 小柳拐

    《中药大辞典》:小柳拐药材名称小柳拐拼音Xiǎo Liǔ Guǎi别名山救驾(《陕西草药》)。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2~4米。根圆柱

  • 亚泵礴

    药材名称亚泵礴拼音Yà Bènɡ Bó别名咀签、下果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越南咀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uania leptostachya DC.var.tonkinensis P

  • 代代花枳壳

    药材名称代代花枳壳拼音Dài Dài Huā Zhǐ Ké英文名Bitter Orange Fruit别名代代、代代圆、苏枳壳。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

  • 女贞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贞子药材名称女贞子拼音Nǚ Zhēn Zǐ英文名FRUCTUS LIGUSTRI LUCIDI别名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

  • 熊油

    药材名称熊油拼音Xiónɡ Yóu别名熊脂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