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见虚火牙痛条。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天南星、生半夏、荜拨各五钱,胡椒一两,蟾酥、细辛各四钱。为细末,烧酒调敷。用于施刀时的局部麻醉。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指因水土因素而发的瘿病。参见瘿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钩藤,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白毛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以潮热、虚弱为特征。因其热自内向外蒸发而名。病属虚劳范畴,亦称劳蒸。蒸病有五蒸、二十三蒸之分。常为劳瘵主症之一。以骨蒸为多见,故蒸病又称骨蒸。习惯上,多归入劳瘵。详
见《本草纲目》。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明叔。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在太学时,曾随名医史载之学习,精通医术,疗效甚高。
即实脾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