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血、津、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因均属阴分,故名。
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即痘疮。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火泻、火泄。《医宗必读·泄泻》:“火泄,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火也,黄芩芍药汤,张长沙谓之协热自利。”详热泻、火泄条。
见《陕西草药》。为金牛七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脉来如火燃薪,焰势浮盛而无根。《素问·大奇论》:“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
治法术语。即从下施治。①病在下部者治下部,或上病下取,或指下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②针刺下部穴位治疗下部疾病。如气积在腹中,针足阳明胃经的三里穴和气冲穴。《灵枢·
见《陕西中草药》。为黄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详人迎条。
【介绍】:见钱秀昌条。
出《灵枢·海论》。见血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