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川贝母之简称,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仁斋直指方论》卷五。即七气汤第三方。见七气汤条。
暑热侵入,则腠理开而多汗,开泄太过,伤津耗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马莳注:“热为阳,而气亦属阳,热则气散而气斯病矣。”张志聪注:“热则阳盛,故伤气。”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肩胛骨下角处。主治咳血,肋间神经痛,肺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医理发明条。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病名。又名痔疮,痔核。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古代对痔的认识有二:①明·楼英《医学纲目》卷二十七:“凡人九窍中有小肉突起皆曰痔。”如耳痔、鼻痔等。②泛指多种肛门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