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四物汤

四物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

药方名称四物汤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

若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叶,阿胶一片,同煎如前法。或血脏虚冷,崩中去血过多,亦加胶、艾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四物汤

药方名称四物汤

别名地髓汤(《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六)。

处方白芍药 川当归地黄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化瘀。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备注本方是治疗营血亏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臣;白芍药养血柔肝和营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四味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猜你喜欢

  • 健脾化痰汤

    药方名称健脾化痰汤处方白术、陈皮、柴胡、当归、鳖甲、茯苓、人参、贝母、知母、黄耆、半夏(制)、黄芩、甘草、白芍。功能主治健脾化痰。主疟疾。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三

  • 葱涎膏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吉氏家传方》:葱涎膏药方名称葱涎膏处方葱叶7条,猪牙皂角(为末,去皮)7条。制法上烂研,用皂角末成膏。功能主治婴儿初生3-5日,鼻塞气急,饮乳之时啼叫不止。用法用量贴在囟门上。

  • 发动汤

    药方名称发动汤处方人参1钱,茯苓3钱,黄耆5钱,防风1钱,半夏1钱,羌活1钱。功能主治手足麻木。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济危上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危上丹药方名称济危上丹处方太阴玄精、五灵脂(去沙石)、硫黄(老红色者)、乳香(研),各等分。上味,慢火炒结成砂,研极细。桑寄生(须要真者)、陈皮(去白净称)、阿胶

  • 芍药柏皮丸

    《宜明论方》卷十:芍药柏皮丸药方名称芍药柏皮丸处方芍药黄柏各30克当归黄连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水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水下,每日五至六次。摘录《

  • 搽药方

    《幼幼集成》卷四:搽药方药方名称搽药方处方生铁锈、生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斑疹隐疹。用法用量用芸苔菜捣烂取汁调涂之。摘录《幼幼集成》卷四《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学入门》:搽药方药方

  • 大戟饼子

    药方名称大戟饼子处方大戟半两(匀切作片子,以好醋浸1宿,取出焙干,为末)。制法用药末1钱,好面1钱,滴水为丸,捻作饼子,如小钱大,厚3分。功能主治小儿食癖,胁下有一小块,饮食不生肌肉。用法用量米饮嚼下

  • 黄耆散

    《普济本事方》卷五:黄耆散药方名称黄耆散处方黄耆(蜜炙)麦门冬(去心)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晒)桔梗(炒)白芍药各15克甘草7.5克(炙)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咳嗽、咯血成劳,肌体消瘦,四肢倦怠,脚无

  • 金星地蟮散

    药方名称金星地蟮散处方金星地蟮末2钱,婆婆石半钱,牛蒡根1两(切碎,焙干),灶下黄土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解毒药。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

  • 通脉汤

    药方名称通脉汤处方生黄耆30克当归15克白芷3克通草6克功能主治治产妇少乳或无乳。(下乳)用法用量用七孔猪蹄1对,以水L5升,煮汤吹去浮油,代水煎药。煎至300毫升,热服,药后须以厚被覆面而睡,使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