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续断之处方名,详该条。
痧证之一。指痧毒滞结脏腑经络而慢性发作的病证。《痧胀玉衡·慢痧必须速治》:“痧若紧者,只在顷刻。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甚有期至三四月而死,此诚痧之慢矣。……痧毒蔓延于肠胃经络间者
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的合称。《素问·至真要大论》:“分至何如?”张景岳注:“分,言春秋二分;至,言冬夏二至。”
①经外奇穴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纹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七寸。”②推拿穴位名。详大横纹条。
病证名。指目若鹘鸟之眼珠突出而定睛不转之病状。见《银海精微》。又名鹘眼凝睛外障、鱼睛不夜。多因风热毒邪壅阻,眼络滞涩所致。证见目珠逐渐胀起,赤而坚硬,甚则突出于眼眶。眼珠转动失灵,胀痛难忍,视力锐减,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即十二经脉。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苓五味甘草汤,见该条。
①位于眼的外下方,在颜面部隆起的部分。《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斜络于颧。”②骨名。即颧骨。
丛书名。72卷。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作者认为“人之生至重,必知其重而有以尊之,庶不致草菅人命。”故以“尊生”为书名。全书共七种,即:《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