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囟的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气血虚弱者,则囟门虚软而不实。
病名。鼻息肉别名。详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蛞蝓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即中消,详该条。
丛书名。12卷,附余2卷。清·朱青恬辑。刊于1753年。共7种:《运气要略》、《脉法心参》、《医方捷径》、《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妇科辑要》、《幼科辑要》。
病名。肝虫指肉虫。《普济本事方》卷七:“肝虫如烂杏。”即肉虫病。详该条。
痧证之一。见《痧胀然犀照》。详痧烦、痧睡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指妇人怀孕三月以内,由于肾虚、血虚、气虚、血热、郁怒或外伤、药物中毒等因,伤及冲任,或冲任不固,胎元失养,以致妊娠中断,胎儿未成形而坠下。《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指初发于腋下和两膀上。治宜梓木白皮三两,蓼叶三两,烧灰研细,以鸡子白调敷。
【介绍】:见曹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