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怔忡

怔忡

病名。①指心悸之重症,又名心忪、忪悸。《素问玄机原病式》:“心胸躁动,谓之怔忡。”《医碥》卷四:“悸即怔忡。悸者,心筑筑惕惕然动而不安,俗名心跳。”详虚损怔忡阴火怔忡气郁怔忡痰火怔忡等条。②指心跳并有恐惧感。《赤水玄珠》卷六:“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不自安也。”又:“怔忡止于心不自安,悸则心既动而又恐恐然畏惧,如人将捕之。”参见心悸条。

猜你喜欢

  • 肺气盛

    证名。出《灵枢·淫邪发梦》。又名肺气实。指肺经邪气盛实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肺病候》:“肺气盛,为气有余,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是为肺气之实也。”参见肺病、肺实条。

  • 针刺疗法

    针灸疗法的一大类。简称针法。指应用特制的针具,刺激肌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一般是指用毫针刺激经穴、奇穴等治疗疾病(即体针);如以其它针具及特殊刺激形式或刺激特殊部位的穴位者,则另有专称。如耳针疗法、

  • 逐寒开窍

    开窍法之一。即温开法。是治疗寒湿痰浊恋阻心包、神识昏迷的方法。例如中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等,用苏合香丸。

  • 阴虚发疟

    病证名。《医钞类编》卷八:“阴虚发疟……发时其寒如冰,其热如烙,面赤如脂,渴欲饮水,热退则不渴,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肉桂。”参见虚疟条。

  • 芩连二陈汤

    ①《外科正宗》卷二方。黄芩、黄连、陈皮、茯苓、半夏、甘草、桔梗、连翘、牛蒡子、天花粉各一钱,木香三分,夏枯草二钱。加生姜三片,水煎二次,食后、睡前服,日二次。治马刀,症见颈项瘰疬结核,外皮漫肿色红微热

  • 暖胃

    温法之一。即温胃散寒。用温热药治疗胃寒证的方法。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绵绵,遇热则减,遇寒加剧,泛吐清涎,脉沉迟,苔白滑等,方用良附丸或选用良姜、干姜、丁香、吴茱萸、豆蔻、肉桂、川朴等药。

  • 瓦花

    出《摘元方》。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 平息

    正常、平静的呼吸。诊法上,要求医者平静自己的呼吸,然后给病人诊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 鹤膝节

    病名。见明·万全《片玉心书》。即鹤膝风。详该条。

  • 退妊

    见根心堂主人《坤道指南》。即打胎。《坤道指南》载退妊方:五味子、三棱、莪术、归尾、葶苈各等分,人参少许,为末,水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