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睁眼。《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
出《本草衍义》。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门要诀条。
病证名。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参见舌纵条。
见《滇南本草》。为樗白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暑令感受湿邪所致的眩晕。有湿热与寒湿之分(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八法之一。包括消散和消导两种意义。用消散导滞破积药,以消除食滞及因气血瘀滞而产生痞积的方法。有消食化滞、消痞化积等法。详各条。
人体部位名。古人解、骱通用。同节骱,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即关节,详该条。
气功功法。是托名墨子而引动内气,为布气打基础的一种行气功法。见于宋《云笈七韱》卷59中。其方法:正仰卧,握固,叩齿,嗽口咽津,缩鼻徐徐纳气,将极满,以口徐徐吐之,吐后一咽,又复鼻纳气,口吐之;凡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