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穷白玛
见舒卡·年姆尼多吉条。
见舒卡·年姆尼多吉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通俗伤寒论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熊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丹疹、烂喉痧、烂喉痧、疫痧、疫喉、喉痧。类于猩红热。因其咽喉红肿糜烂,疹色鲜红如丹,故名。丹痧属于疫疹,多流行于冬春季节,以二至十岁为多见。由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肺胃,初期邪在卫分,继之病邪
①十三鬼穴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承浆穴。②经穴别名。《千金翼方》:“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人中主之,一名鬼市。”即水沟,见该条。
①伏居于地下而未出地面者。《素问·阴阳离合论》:“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②指暗处。《素问·至真要大论》:“阴处反明”。③指前阴部位。
见《四川中药志》。为雪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指听功能。
亦名天癸水至、首经、天癸水等。指女子的第一次来月经。
出《雷公炮炙论》。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