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胸膈、胁肋、肺者,宜于临睡前服药(见清·景日昣《嵩崖尊生书》)。
见王伯龙《养儿宝》。即差经。详该条。
【介绍】:见沈好问条。
见《保婴撮要》卷十五。即洪宝丹,见该条。
见《中药制剂手册》。炒杏仁、生石膏、栀子(姜水炒)、天花粉、炒苏子、煅蛤壳、栝蒌皮各60克,炒牛蒡子、青黛、射干各30克,甘草12克,细辛6克,龙涎香1.5克,麝香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谓目不论何风,见之则赤烂,无风则否,与风弦赤烂入脾络之深者不同。夫风属木,木强土弱,弱则易侵,……赤者,木中火证;烂者,土之湿证。若痰、若湿盛者,烂盛赤;若火、若燥盛者,赤
出《覆岩本草》。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天灵盖,详该条。
见《白喉忌表抉微》。系治疗白喉中比较重的药,称为“猛将”云:“非急重之症,以及误服禁忌之药,渐见败象者,不可轻用。”其中又分为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详药将条及各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筋疽。见该条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