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参见九科条、十三科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角属木音,故上角指厥阴风木司天。
见《农村常用草药手册》。为黄荆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大椎条。
【介绍】:见陈景魁条。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下三寸中(按:《黄帝内经太素》“三寸”作“二寸”);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张景岳注:“内踝下上三寸中为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复留、交信也。
即砭石。《礼记内则》:“古者以石为针,所以为刺病。”
【介绍】:见陶弘景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薏苡仁、汉防己、赤小豆、炙甘草各一钱半。水煎服。治风热及唇核。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