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猫爪草

猫爪草

《中国药典》:猫爪草

药材名称猫爪草

拼音Māo Zhuǎ Cǎo

英文名RADIX RANUNCULI TERNATI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多5~6个簇生,形似猫爪,长3~10mm,直径2~3mm,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久存色泽变深,微有纵皱纹,并有点状须根痕和残留须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空心或实心,粉性。气微,味微甘。

鉴别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切向延长,黄棕色,有的分化为表皮毛,微木化。皮层为20~30列细胞组成,壁稍厚,有纹孔;内皮层明显。中柱小,中柱鞘为 1~2 列薄壁细胞;木质部、韧皮部各2 束,间隔排列。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散结,消肿。用于瘰疬未溃、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15~30g,单味药可用至12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爪草

药材名称猫爪草

拼音Māo Zhuǎ Cǎo

别名毛茛

来源毛茛毛茛属植物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块根。秋冬采挖,去须根,洗净晒干。

性味辛、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散结。用于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猫爪草

药材名称猫爪草

拼音Māo Zhuǎ Cǎo

出处《中药材手册》

来源毛茛种植物毛茛块根。全年可采,根挖出后,剪去茎部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幼株疏被灰白色的细柔毛,后变秃净或稍具柔毛。块根肉质,纺锤形,常数个聚集。茎高5~15厘米,具分枝;基生叶为3出复叶或3深裂,小叶片卵圆形或阔倒卵形,长0.5~1.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3浅裂或齿裂,基部楔形,有时裂成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中央裂片较两侧者略大;具叶柄,柄长3~6厘米,基部扩大,边缘膜质;茎生叶互生,通常无柄,3裂,裂片线形,长约1.5厘米,宽约1毫米。花单生于茎端,与叶对生,直径达1.5厘米,花柄长0.5~2厘米,有短细毛:萼片5,长圆形或倒卵形,膜质,绿色,边缘淡黄色,向下反曲,外有细毛;花瓣5,阔倒卵形,黄色,无毛;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纵裂,花丝扁平;心皮多数,离生,丛集于膨大的花托上;柱头短小,单一。聚合果球形;瘦果扁卵形,细小,表面淡棕色,平滑,顶端有短喙。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路旁、洼地及山坡草丛中。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广西、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产河南、江苏、浙江、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块根呈纺锤形,常数个簇生一起,形似猫爪,全长约1厘米余。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有点状须根痕,有的尚有须根残留;上端有黄棕色残茎或茎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实心或空心。气无,味微甘。以色黄褐、质坚实饱满者为佳。

性味甘辛,温。

①《中药材手册》:"味微甘。"

②《广西中药志》:"味酸甘,性平,无毒。"

③《河南中草药手册》:"味辛,性温。"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治瘰疬,肺结核,疟疾。

①《中药材手册》:"治颈上瘰疬结核。"

②《河南中草药手册》:"消肿,截疟。治瘰疬,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瘰疬:㈠猫爪草、夏枯草各适量。水煮,过滤取汁,再熬成膏,贴患处。㈡猫爪草四两。加水煮沸后,改用文火煎半小时,过滤取汁,加黄酒或江米甜酒(忌用白酒)为引,分四次服。第二天,用上法将原药再煎,不加黄酒服。二日一剂,连服四剂。间隔三至五天再续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②治肺结核:猫爪草二两。水煎,分二次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颈淋巴结结核:以内服猫爪草煎剂(或酊剂)为主,辅以补气养血中药,结合外科切开引流、搔爬手术,局部敷用各种猫爪草制剂,治疗单纯型、混合感染型、溃疡型、瘘管型颈淋巴结结核180例,经2~3个月的治疗,获临床治愈者134例,显着有效者32例,好转者14例。制剂及用法:㈠内服药:猫爪草1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半小时,临睡前冲黄酒2~4两同服,每日1剂。或用25%酊剂,日服3次,每次10毫升。均以3日为一疗程,间隔3~5天给下一疗程。间隔期对体质衰弱者服八珍汤,对有溃疡或瘘管者服益气养荣汤,连服2~3剂。㈡外敷药:10%猫爪草提出液,浸无菌纱条,用于坏死组织或干酪样物质较多的溃疡创面或凄管;30%猫爪草软膏,用于有混合感染或已形成溃疡的患处;或制成猫爪草凡士林纱条,适于引流或填塞瘘管之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副作用。曾对124例在1~2年内随访,观察远期疗效,复发者4例,均为远位复发。猫爪草也可制成注射液,供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2次,仍结合局部常规处理。观察110例,治愈率90%。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猫爪草

药材名称猫爪草

拼音Māo Zhuǎ Cǎo

英文名Root of Catclaw Buttercup

别名猫爪儿草、三散草

出处出自《中药材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科植物毛茛的块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R.zuccarinii Miq.]

采收和储藏:栽种2-3年后,于秋末或早春采挖。挖回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毛茛,多年生小草本。高5-20cm。簇生多数肉质小块根,块根近纺锤形或卵球形,直径3-5mm。茎铺散,多分枝,疏生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柄长6-10cm;叶片形状多变,单叶3裂或三出复叶;叶片长0.5-1.7cm,宽0.5-1.5cm,小叶或一回裂片浅裂或细裂成条形裂片;茎生叶较小,细裂,多无柄。花序具少数花;花两性,单生茎顶和分枝顶端,直径1-1.5cm;萼片5,椭圆形,长3-4mm,外面疏生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6-8mm,亮黄色,基部有爪,长约0.8mm,蜜槽棱形;雄蕊多数,花药长约1mm;花托无毛;心皮多数,无毛,花柱短。瘦果卵球形,长约1.5mm,无毛,边缘有纵肋,喙长约0.5mm。花期3-5月,果期4-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湿草地、田边荒地或山坡草丛中,在海拔1000m以上的中山山地亦可见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湖北、广西。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生于丘陵、旱坡、田埂、路旁、荒地阴湿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宜肥沃的腐殖质壤土栽培。

2.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分根繁殖。种子繁殖:于4-5月果实成熟时采种,随采随播或将种子层积贮藏到第2年春播。条播行距30cm,覆薄土。分根繁殖:春季将挖出的较小的根茎作种栽,按行株距30cm×30cm穴栽。

3.

性状1.性状鉴别 块根纺锤形,多5-6个簇生,形似猫爪,长3-10mm,直径2-3mm,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久存色泽变深,微有纵皱纹,并有点状须根痕和残留须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空心或实心,粉性。气微,味微甘。

以色黄褐,质坚实者为佳。

2.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切向延长,黄棕色,有的分化为表皮毛,壁微木化。皮层为20-30列细胞,壁稍厚,有纹孔;内皮层明显。中柱小,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木质部、韧皮部各2束,间隔排列。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

性味甘辛;温;平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化痰散结。主主治瘰疬;结核;咽炎;疔疮;蛇咬伤;疟疾;偏头痛;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复方①治瘰疬:一、猫爪草、夏枯草各适量。水煮,过滤取汁,再熬成膏,贴患处。二、猫爪草四两。加水煮沸后。改用文火煎半小时,过滤取汁,加黄酒或江米甜酒(忌用白酒)为引,分四次服。第二天,用上法将原药再煎,不加黄酒服。二日一剂,连服四剂。间隔三至五天再续服。(《河南中草药手册②治肺结核:猫爪草二两,水煎,分二次服。河南中草药手册列

临床应用治疗颈淋巴结结核。以内服描爪草煎剂(或酊剂)为主,辅以补气养血中药,结合外科切开引流、搔爬手术,局部敷用各种猫爪草制剂,治疗单纯型、混合感染型、溃疡型、瘘管型颈淋巴结结核180例,经2-3个月的治疗,获临床治愈者134例,显着有效者32例,好转者14例。

制剂及用法:1.内服药:猫爪草150g,加水500ml,文火煎半小时,临睡前冲黄酒2-4 两同服,每日1剂。或用25%酊剂,日服3次,每次10ml。均以3日为一疗程,间隔3-5天给下一疗程。问隔期对体质衰弱者服八珍汤,对有溃疡或瘘管者服益气养荣汤,连服2-3剂。

2.外敷药:10% 猫爪草提出液,浸无菌纱条,用于坏死组织或干酪样物质较多的溃疡创面或瘘管;30% 猫爪草软膏,用于有混合感染或已形成溃疡的患处;或制成猫爪草凡士林纱条,适于引流或填塞瘘管之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副作用。曾对124 例在1-2年内随访,观察远期疗效,复发者4例,均为远位复发。猫爪草也可制成注射液,供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2次,仍结合局部常规处理。观察110例,治愈率90%。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吊笔

    药材名称倒吊笔拼音Dǎo Diào Bǐ别名九龙木、墨柱根、章表根、苦常、土北芪、枝桐木、猪松木、细姑木、刀柄来源夹竹桃科倒吊笔属植物倒吊笔Wrightia pubescens R. Bro

  • 海非菜籽

    药材名称海非菜籽拼音Hǎi Fēi Cà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小麦冬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lochin Maritimum L.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圆

  • 荔枝藤

    《中药大辞典》:荔枝藤药材名称荔枝藤拼音Lì Zhī Ténɡ别名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牛栓藤种植物红叶藤的

  • 小山豆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山豆根药材名称小山豆根别名山豆根[四川]来源防己科小山豆根Stephania elegans Hook. f. et Thom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

  • 落叶梅

    药材名称落叶梅拼音Luò Yè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裸茎碎米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scapos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洗净,鲜用。原形态裸茎碎

  • 铁色箭

    药材名称铁色箭拼音Tiě Sè Jiàn别名岩大蒜、黄龙爪、独脚蒜头、大一枝箭、天蒜、独蒜、老鸦蒜、龙爪花、金灯花、螃蟹花出处《纲目》在石蒜条云:“一种叶如大韭,四五月抽茎,开花如小管花黄白色者,谓之

  • 老来青

    药材名称老来青别名黄寿丹、还少丹、披散黄细心来源紫茉莉科黄细心属植物黄细心Boerhaavia diffusa L.[B. repens 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

  • 艳山姜

    药材名称艳山姜拼音Yàn Shān Jiānɡ别名玉桃、草扣、大良姜、大草蔻、假砂仁、土砂仁、草豆蔻出处本品以玉桃之名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谓:“玉桃,叶如芭蕉,抽长茎,开花成串,花苞如小绿桃。花开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血水草根

    药材名称血水草根拼音Xuè Shuí Cǎo Gēn别名广扁线、捆仙绳。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ome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