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巴戟天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外感伤寒,正气充足、邪势轻微时,可不向里传变;或病程不论长短,主证主脉不变者,是病邪仍在一经,均称不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即瞳神散大。详该条。
病名。指身体面目皆变黄的病证。即黄疸。《太平圣惠方·黄病论》:“黄病者,一身尽疼发热,面色洞黄,七八日后壮热,口里有血,当下之,如猪肝状,其人小腹满急。若其人眼睛涩疼,鼻骨痛,两膊及项强,腰背急,即是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花椒叶,详该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即经来下肉胞。详该条。
病名。痟通“消”。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消渴,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玄参、石膏、牛蒡子、荆芥、防风、前胡、葛根、杏仁各等分,生甘草量减半。水煎服。治麻疹未透,热甚而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