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顑。面颊的下部。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五邪之一。见五邪条。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郁火恶寒,有素病虚热,忽觉恶寒,须臾战栗,如丧神守,此火郁清道,抑遏阳气于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极似水,热极反兼水化,自觉其寒非真寒也。外症口苦、溺赤、
即目弦。详该条。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胃气虚热。详该条。
日光灸之一种。见该条。
证名。指多言乱语、妄见妄闻的证候。见《素问·气交变大论》。一作俨妄。多由阳热亢盛,或因血气不足,痰浊蒙蔽,而神志失常所致。实热者,伴见大便不通,心腹胀满,宜凉膈散、大承气汤等方。若虚病痰病,可兼惊悸,
指略高出体表的小骨节,如指掌关节。《灵枢·邪客》:“人有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