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肺素有热,寒气外束所致的哮吼。《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哮病》:“皮毛为肺之合,肺素有火,毫窍常疏,风寒易入,谓之寒包热。”《类证治裁·哮症论治》:“症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
见《中药志》。即刘寄奴,详该条。
病名。见《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五。指孕妇腹内生痈。宜用千金牡丹皮散,或神效栝蒌散。用药时除防止坠胎外,应按内痈治疗。详妊娠肠痈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指阴寒,阳指阳气。阴寒偏胜则阳气不振,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便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介绍】:清末医家。字孟劬。浙江钱塘人。专门喉科,编著有《白喉证治通考》一书。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豆科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Thunb.)DC.的根或全草。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苦,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治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感受外邪而致的咳嗽。《医宗必读·咳嗽》:“总其纲领,不过内伤外感而已。风寒暑湿伤其外,则先中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肺邪不解,他经亦病,此自肺而后传于诸脏也。”《医门法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青蛇头。见该条。
《医学入门》卷六方。又名丁夏汤。丁香、半夏各二钱。加生姜,水煎服。治脾虚中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