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丹溪心法·喘》。即胃虚喘。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狂走惊痫,灸河口五十壮。穴在腕后陷中动脉是。此与阳明同也。”《类经图翼》:“按此当是手阳明阳溪之穴。”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小儿推拿手法名。详猿猴摘果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三。即悬雍肿。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3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大腿的后面,臀下横纹之中点直下6寸处。另说在承扶下3寸(《针灸大成》);或5.3寸(《针灸集成》)。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外侧为
见沈氏经验方条。
病名。即手掌、足蹠皮肤局限增厚。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因患处长期受压、磨擦,局部气血受阻,皮肤失营而成。多见于掌蹠突起部位。患处皮肤增厚,以中央为甚,触之坚硬或有疼痛,边缘不清,表面多光滑,呈黄白色
病名。见《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即猴狲疳。见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