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青皮,详该条。
病证名。指阳气虚衰、内寒偏盛所致的气喘。《古今医鉴》卷四:“冷喘则遇寒而发。”可用止喘丸等方。参见寒喘等条。
乳食停滞于胃而致的证候。表现为胃胀腹满,暖气反酸,食差,舌苔厚腻。治宜消食导滞。用保和丸。参见积滞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②出《外科大成》卷二。即肩胛疽。见该条。
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出《诸病源候论》。亦名胎前病。
见诸病源候论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低级官员。共8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证名。指两眼巩膜泛现黄色。有虚实之辨。《罗氏会约医镜·杂证》:“然目黄亦有虚实之异。实热之黄,以湿热内蓄、郁蒸而成,清其热而黄自退;若虚寒之黄,以元阳日剥,津液消索而然,即无烦热脉症,惟有干涸枯黄,此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