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茯苓皮

茯苓皮

《中药大辞典》:茯苓皮

药材名称茯苓皮

拼音Fú Línɡ Pí

别名苓皮(《四川中药志》)

出处《纲目》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

性状茯苓皮多为长条状,大小不一,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疣状突起,内部白色或灰棕色。体软质松,具有弹性。

性味甘淡,平。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肤胀。

①《纲目》:"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

②《医林纂要》:"行皮肤之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水肿:茯苓皮、椒目二味不拘多少。煎汤饮。(《经验良方》)

②治男子妇人脾胃停滞,头面四肢悉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痰涎上壅,饮食不下,行步气奔,状如水病: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中藏经》五皮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茯苓皮

药材名称茯苓皮

拼音Fú Línɡ Pí

英文名Indian Bread peel, Tuckahoe peel

别名苓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中国医学大辞典》: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气,胜似大腹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外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Pavhyma cocos Fr.]

原形态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片状,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脆,具弹性。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水温肿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

各家论述1.《纲目》: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

2.《医林纂要》:行皮肤之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云南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云南小阴地蕨拼音Yún Nán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蕨叶一枝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云南假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pus yunnanensis(Chi

  • 马蝗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蝗果药材名称马蝗果拼音Mǎ Huánɡ Guǒ来源蔷薇科马蝗果Cotoneaster amoenus Wi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牛黄

    《中国药典》:牛黄药材名称牛黄拼音Niú Huánɡ英文名CALCULUS BOVIS别名丑宝、天然牛黄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 小羊肚菜

    药材名称小羊肚菜别名小羊肚菌、美味羊肚菌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小羊肚菜Morchella deliciosa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生于稀疏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

  • 柑核

    《中药大辞典》:柑核药材名称柑核拼音Gān H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性味苦,温,无毒。归经入心、肝。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 红靛

    药材名称红靛拼音Hónɡ Diàn别名岩紫苏;白花紫苏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萼鞘蕊花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us esquirolii(Levl.)Dunn[Calamintha

  • 榆耳

    药材名称榆耳拼音Yú ěr别名榆檽、榆磨、射脉菌出处1.《新修本草》云:“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榆、柳、桑耳;上为五耳。”2.《纲目》曰:“榆耳,八月采之。”3.又引《淮南万毕术》云:“八月榆檽

  • 马牙贯众

    药材名称马牙贯众拼音Mǎ Yá Guàn Zhò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北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pachyphlebium C.Ch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

  • 梅花刺果

    《中药大辞典》:梅花刺果药材名称梅花刺果拼音Méi Huā Cì Guǒ别名打油果(《贵阳民间药草》),打枪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果实。夏、秋

  • 盐蛇

    药材名称盐蛇拼音Yán Shé别名树蜥蝎(《动物学大辞典》),篱筒马、午时逢(《陆川本草》),雷公蛇(《广西中药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鬣蜥科动物马鬃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夏季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