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苔而舌体干硬的舌象,为痰火壅结,或热邪传入阳明,胃津耗损所致。宜速下之,佐以甘寒生津(见《伤寒舌鉴》)。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而成。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如石……”。宜内服升麻汤,外用生商
见《本草纲目》。即甜瓜茎,详该条。
【介绍】:见李纪方条。
医案著作。清·马元仪撰于1713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妇科等治案。治疗上着重调和营卫,从气机论治。对病情分析较细致全面。
在离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治疗脾胃病的药或泻下药可食远服。
【介绍】:宋代医生。字尽言。精于医,生平欠详。
出《名医别录》。为豆科植物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或内蒙古黄芪A.mongholicus Bge.等的茎叶。升清滋液,通络消肿。治口渴,筋挛,痈肿,疽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五代时官名。五代时无医疗机构的设置,仅设此职以掌管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