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天麻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薜荔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方考》卷五。指因情志不舒,肝气失于疏泄所致的胁痛。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饮食减少,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时痛时歇,得暖气则痛胀见宽,如情绪波动其痛加剧,多见弦脉。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如严氏
病证名。见《医说》卷四。正常的使用目力不会致病。若使用不当,如姿式不正,或在光线不适当的情况下长期读书视物,可因目视过劳,精气耗损而致眼疾。
见《广西中草药》。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湖南邵阳人。以患病求医,得导引术而愈。著有《三指禅》、《医学百论》、《外科便览》等书。
医方著作。8卷。本书即《医宗金鉴》卷26~33(亦有单行本)。书中共选录清代以前临床常用方剂近200首,除记述原方方名、主治及处方外,每方均附有方义的注释和历代医家对该方的论述。选方颇精,虽未分类,但
方书。21卷。日本名古屋玄医纂辑。辑年不详。作者取《难经》75难“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之意名书。以“先能治虚,而后宜问其余病处而治之”为编辑宗旨,汇录各科医方。全书分杂病、小儿痘疹、妇人、外科、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