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临产,忽然寒战,即时发热,由气血之虚,或初产畏惧,或脱衣受风,或冬月感寒,不必用解表,……可服芎归桂朴汤。”(当归、川芎、肉桂、厚朴、枳壳、红花、葵子、生芝麻)。
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邪气盛实所致的胎动不安。《叶氏女科证治》卷二:“胎实而不安者,惟其素本不虚,而或多郁滞者有之,治宜开之导之,若呕吐不止者,参橘汤(人参、陈皮、麦冬、白术、厚朴、茯苓、炙甘草、淡竹叶、姜),
见《异授眼科》。即外眦。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极,见该条。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三方。炒苏子、炒苦葶苈各等分。为细末,蒸枣肉为丸,麻子大,每服五至七丸,淡姜汤送下。治小儿停饮,喘急不得卧。
见图注八十一难经定本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同痰迷心窍。详该条。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二。即妊娠乳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