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卷三十九方。桃枝白皮一握,朱砂、炮附子、豆豉、炒吴茱萸各一两,栀子仁十四枚,当归、肉桂各三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三夜一服。治中恶霍乱,心痛,胸胁痛,喘急。
见《疫喉浅论》。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见竹茹石膏汤条。
病名。阴虱寄生所致之皮肤病。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又名八脚虫疮。因患处皮肤不洁,阴虱寄生所致。生于前阴毛际,初起红色或淡红色丘疹,奇痒难忍,搔破感染成疮,中含紫点。治宜重视个人卫生,消灭阴虱。用百部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积瘀留滞的病证(如气、血、痰、水),应用攻逐药物。如气滞者须行气,血瘀者须祛瘀活血,痰饮滞留者须涤痰,水饮停留者须逐水。
见《要药分剂》。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即绿豆皮,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