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飞阳

飞阳

经穴名。代号,BL58。出《灵枢·经脉》。《针灸甲乙经》作飞扬,别名厥阳。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络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另说“外踝上九寸”(《针灸资生经》);“在昆仑上五寸五分”(《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颈项痛,腰膝痰痛,癫痫,痔疾,脚气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谦益斋外科医案

    书名。清·高秉钧撰于1805年。治案按人体部位及病种分20部,97病种,分门别类汇辑。作者根据外科疾病“病虽在外,而其本在内”的特点,每证详辨八纲,随证立法处方,并指出防止病情恶变及病后调理之法。案末

  • 攻下派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 蛇包谷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天南星之别名,详该条。

  • 调豆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腌芥卤

    见《随息居饮食谱》。即陈芥菜卤汁,详该条。

  • 奇病

    奇,异常。奇病通常指较疑难而少见的病证。参见奇病论篇条。

  • 混元生

    又名被膜儿、幸帽儿。指胎胞未破,小儿随胞一起娩出。周纪常《女科辑要》五卷:“儿不出胞,连胞生下者,名曰混元生;生后将胞衣掐破,儿既(即)出矣。”

  • 胭脂菜

    见《本草纲目》。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 身痒

    证名。指身上皮肤不适,非搔不快的感觉。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由邪郁肌表不能透达、血虚风燥等所致。可见于热病汗不得出、疮疥、瘾疹等疾患。

  • 贯榨根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