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眼

鬼眼

经外奇穴名。《神应经》:“癫痫、鬼眼四穴,在手大指足大指内侧爪甲角,其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三壮极妙。”即位于手、足大指(趾)桡侧(胫侧)爪甲角处,左右共四穴。主治癫痫,精神病,晕厥等。艾炷灸3~7壮。本穴《备急千金要方》载:“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壮,不止十四壮,壮如雀矢大。”《类经图翼》以“两手足大指爪甲”列作奇穴,名手足大指爪甲穴。《医学入门》、《医宗金鉴》则将位于手大指内侧爪甲角的二穴称“鬼哭”。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称此四穴为鬼哭。《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谓本穴即少商二穴和隐白二穴。②腰眼穴别名。《医学入门》:“鬼眼穴,专祛痨虫,令病人举手向上略转后些,则腰上有两陷可见,即腰眼也。”

猜你喜欢

  • 暑痧

    痧证之一。指暑天感受秽浊所致的痧症。《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暑痧,头眩恶心,自汗如雨,脉洪拍拍,上吐下泻,腹痛或紧或慢。”治宜清暑化浊,用薄荷汤。参见痧条。

  • 筋癫疾

    病名。指癫病深入于筋者。《灵枢·癫狂》:“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参见癫条。

  • 王兆年

    【介绍】:明代医生。字理和,潜山(今安徽潜山)人。年轻时因病弃科举之途而学医,行医五十年,在当地闻名。对贫穷人医病常不计酬。

  • 太阳腑证

    即太阳腑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一。详该条。

  • 扶正祛邪

    扶正是扶助正气,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祛邪是驱除病邪,目的也是为了保存正气。临床运用时,应根据正邪盛衰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或攻补兼施。扶正祛邪通常是针对正虚而邪稍衰的病情,以扶正为主、祛

  • 和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又名合阴阳、合二气。用拇指由小儿腕横纹两端向中间合推。有和气血、消痰涎等作用。《小儿按摩经·手诀》:“从两下合之,理气血用之。”

  • 纹淡

    即指纹色淡。多属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淡红为虚寒,淡青为体虚有风,淡紫为体虚有热。

  • 荜拨散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荜拨、高良姜、细辛各一钱。水煎漱口。治跌打损伤,颧骨青肿,坚硬疼痛,牙车紧急,嚼物艰难,鼻孔出血,两唇掀翻。

  • 脉诊

    即切脉。详该条。

  • 葛元

    【介绍】:东汉时期人。字孝先。讲求炼丹之术,兼通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