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大关节。《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②指、趾的第一节。
病名。见明·蔡维藩《痘疹方论》。又名水花、水疮、水疱。是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较多。临床以发热,皮肤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和疮疹为特怔。病机为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扰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病证名。其义有二:①指沿黑睛与白睛交界处出现的灰白色环状混浊。《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肝藏血,血气不足,则肝虚,致受风邪,风邪搏于精气,故精气聚生于白睛之上,绕于黑睛之际,精彩昏浊,黑白不明审,谓之目
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分虚实两类,实者为外邪所化,虚者由阴虚之变。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阴液的亏损,或气血痰食的阻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化火,出现病理性机能亢进,而同时津液消耗增加。临床表现参见
证名。即呃逆。《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详呃逆条。
即玉门。出《脉经》。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参见玉门条。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I。《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
疳病证候分类。《幼科释谜》载庄氏家传:冷热疳,脾疳,肺疳,皮虚皱,毛发稀疎,肝疳,肾疳,发干焦鼻下生疮,心疳,骨槽疳,奶疳,牙龈臭烂,心脾疳,肝肺疳,脚细肚高并青筋,热疳,脾冷疳,心胃疳,脾胃疳,肝渴
丛书。明洪基辑。收有《摄生秘剖》4卷,《陈希夷房中玄机中萃纂要》(又名《房中奇术》)2卷,及《精订摄生种子秘剖》2卷。后附“继嗣珍宝”、“金精直指”,以介绍嗣育、房中内容为主。现存光绪三十一年(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