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8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厥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背部、腰部,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触及者,故名。有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之分。见各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即漏芦汤第一方,见漏芦汤条。
病名。又称悬痈肿。《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则热气乘于悬雍,故令或长或肿也。”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十二。即紫白癜风。详该条。
出《本草品汇精要》。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时病论》卷四方。煨石膏四钱,滑石、茯苓各三钱,制半夏一钱,东洋参(或西洋参)、麦门冬各二钱,甘草六分。加粳米一撮为引,水煎服。治暑热盛极,元气受伤。
胸骨下端剑突周围部位。古称剑突为心坎骨(见《伤科补要》卷一)。
是期的异体字。《说文·月部·期》段注:“朞借为期年、期月字。”详“期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