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三叶罗伞

三叶罗伞

药材名称三叶罗伞

拼音Sān Yè Luó Sǎn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叶柏那参的茎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tripteris (Levl.)Rehd.[Heptapleurum tripteris Levl.]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采茎、亦可剥取茎皮,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有刺矮灌木,高约1m。掌状复叶;叶柄长8-11cm,无毛或有刚毛;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先端分离为2裂片,渐尖头;小叶3,稀2或4,纸质,倒卵状长圆形,长8-16cm,宽2.8-6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两侧的歪斜,边缘有刺状细锯齿,两面无毛;侧脉5-6对,两面时显,网脉不显着。圆锥花序小,顶生,花序轴疏生白色柔毛,近基部被刚伏毛;伞形花序直径约2cm,总花梗长2.5cm,疏被白色柔毛;苞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成刺状;小苞片线形,长约2mm;小花梗长5-8mm,纤细,疏被白色,柔毛,基部丛生白色长柔毛;花萼无毛或疏被白色短柔毛,5齿,齿三角形;花瓣5,反折,无毛;雄蕊5;子房2室,花柱合生为短柱状;花盘隆起成半球形。花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对叶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叶豆药材名称对叶豆拼音Duì Yè Dòu来源豆科对叶豆Cassia ala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叶显蒽醌类及黄酮类反应。性味

  • 阳遂足

    药材名称阳遂足拼音Yánɡ Suí Zú别名蛇尾、海蛇尾来源药材基源:为阳遂足科动物滩栖阳遂足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hiura vadicola Matsumoto.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去

  • 油鱼

    《中药大辞典》:油鱼药材名称油鱼拼音Yóu Yú别名泉水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原形态体略长,前部圆,后部侧

  • 罗望子叶黄檀

    药材名称罗望子叶黄檀别名黄檀、谢汗省[壮语]来源豆科罗望子叶黄檀Dalbergia tamarindifolia Roxb.,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截疟。用法用

  • 臭常山

    药材名称臭常山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来源芸香科臭常山属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四季可采,晒干;叶夏秋采集,鲜用。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

  • 棕叶狗尾草

    药材名称棕叶狗尾草别名涩船草来源禾本科棕叶狗尾草Setaria palmifolia (Koen) Stap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华南、西南。功能主治主治脱肛、子宫下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瓠子子

    《中药大辞典》:瓠子子药材名称瓠子子拼音Hù Zǐ Zǐ出处《滇南本草》来源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功能

  • 羊胆

    《中药大辞典》:羊胆药材名称羊胆拼音Yánɡ Dǎ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胆,宰羊时割取胆囊,将胆管用线扎紧,悬通风处晾干。亦可取新鲜胆汁入药。原形态动物形态详&quo

  • 刺莓果

    药材名称刺莓果拼音Cì Méi 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

  • 黄花地锦苗

    药材名称黄花地锦苗拼音Huánɡ Huā Dì Jǐn Miáo别名鸡屎草、臭虫草。出处黄花地锦苗首见于清《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花地锦苗,江西、湖南多有之。与紫花者相类,而叶茎瘦弱,茎微赤,叶尖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