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三白草根

三白草根

《中药大辞典》:三白草根

药材名称三白草根

拼音Sān Bái Cǎo Gēn

别名三白根(《补缺肘后方》),塘边藕(《王草药性备要》),地藕(《眼科要览》),百节藕(《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过塘藕、水莲藕(《广西中兽医药植》),白莲藕(《广西中药志》),九节藕(《扛西民间草药验方》),天性草根(《中草药始肿瘤资料选编》)。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草根茎。7~9月挖掘地下根茎,去净泥土,置热水中浸泡数分钟,取出晒干。

生境分部产江苏、浙江、安徽、广西、四川等地。

性状根茎细嫩而肥,结节膨大,围绕结节着生多数的须状根,状若藕须。干燥根茎质坚甚脆,断面颗粒性。

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机酸、糖类,以及可水解鞣质(0.48%)。

性味甘辛,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寒凉。"

②《本草求原》:"甘辛,寒。"

③《分类草药性》:"味苦,性热。"

功能主治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

①《纲目》:"疗脚气,风毒胫肿,捣酒服。又煎汤洗癣疥。"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淋浊,利小便,清热毒。拔腐肉骨,与陈梅同敷。"

③《分类草药性》:"治妇人赤白带下。"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二便,宽胸脯,截疟,消肿。"

⑤《重庆草药》:"补气,健脾,除湿。治白带,痨病,咳嗽,吐血,虚肿。亦用于跌打损伤,泡风湿药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3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滴敷。

复方①治脚气胫巳满,捏之没指者:三白根,捣碎,酒饮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淋浊、脚气:鲜三白草根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热淋:三白草根一两,同米泔水(第二次淘米的水)煎服。

④治妇人赤白带:三白草根一两,以精猪肉二两煎汤,以汤煎药服。

⑤治痈肿:三白草根晒干研末,蜂蜜或鸡蛋白调匀,敷患处,一日换一次。(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乳痈:鲜三白草根一至二两,豆腐适量,水煎服,渣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⑦治肝癌并有腹水,食水不进:天性草根和野芥菜大蓟)根各三至四两,分别煎汤,去渣后,加白糖适量饮服,上午服天性草根,下午服芥菜根。(《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治疗子宫脱垂:取鲜过塘藕半斤切碎,加水适量,煮至烂熟时去渣取汁,然后加糯米半斤,煮成糯米饭,当晚餐进食。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可连续2~3疗程。11例经一疗程后,痊愈(子宫缩回至原位,能做一般家务劳动不再脱出,自觉症状消失)5例,显效(子宫脱出缩减一度,或缩回后于剧烈咳嗽、过劳时有的仍有部分脱出,自觉症状明显减轻)3例,其余3例疗效不满意。其中对Ⅰ、Ⅱ度患者的效果较佳。治程中均未发现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三白草根

药材名称三白草根

拼音Sān Bái Cǎo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Chinese Lizardtail

别名三白根、塘边藕、地藕、百节藕、过塘藕、水莲藕、白莲藕、九节藕、天性草根。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Spathium chinensis Lour]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Spathium chinensis Loru.]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白草阶 多年生湿生草本,高达1m。地下茎有须状小根。茎直立,粗状,无毛。单叶互生,纸质,密生腺点;叶柄长1-3cm,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略抱茎;叶片阔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3-7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略成耳状或稍偏斜,全缘,两面无毛;花序下的2-3片叶常于夏初变为白色,呈花瓣状。总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长10-20cm,白色;总状花梗及花柄被毛;苞片近匙形或倒披针形,长约2mm;花两性,无共被;雄蕊6枚,花药长圆形,略短于花丝;雌蕊1,由4心皮组成,子房圆形,柱头4,向外反曲。蒴果近球形,直径约3cmm,表面多疣状凹起,熟后顶端开裂。种子多数,圆形。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沟边、池塘边等近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和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及环状节,节上有须根,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有纵皱纹及环状节,节上有须根,节间长约2cm。质硬面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有的含黄色物。皮层约占半径1/3,薄壁细胞类圆形,作圈链状排列;有油细胞和分泌管散在;内皮层明显。外韧维管束20-30个,排列成环。髓部薄壁细胞亦成圈链状排列,胞间隙大;有油细胞和分泌管分布。

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机酸、糖类,以及可水解鞣质(0.48%)。

性味甘;辛;寒

归经脾;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除湿;清热解毒。主脚气;水肿;淋浊;带下;痈肿;流火;疔疮疥癣;亦治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90g;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或鲜品捣烂外敷。

各家论述1.《纲目》:疗脚气,风毒胫肿,捣酒服。又煎汤洗癣疥。2.《生草药性备要》:治淋浊,利小便,清热毒。拔腐肉骨,与陈梅同敷。3.《分类草药性》:治妇人赤白带下。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二便,宽胸膈,截疟,消肿。5.《重庆草药》:补气,健脾,除湿。治白带,痨病,咳嗽,吐血,虚肿。亦用于跌打损伤,泡风湿药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草问荆

    药材名称草问荆拼音Cǎo Wèn Jīnɡ别名马胡须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草问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pratense Ehr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 唐松草

    药材名称唐松草拼音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吉合觉清热解毒。《如意宝树》记载:吉合觉清热,治疫疽。《形态比喻》记载:吉合觉为消炎药之王,生长在阳

  • 宽尾石韦

    药材名称宽尾石韦拼音Kuān Wěi Shí Wéi别名毛石韦、小石韦、舌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越南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a tonkinensis(Gies.)Ch

  • 华南胡椒

    药材名称华南胡椒拼音Huá Nán Hú Jiāo别名山蒟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华南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austrosinense Tse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水牛角

    《中国药典》:水牛角药材名称水牛角拼音Shuǐ Niú Jiǎo英文名CORNU BUBALI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的角。取角后,水煮,除去

  • 山白菊

    《中药大辞典》:山白菊药材名称山白菊拼音Shān Bái Jú别名野白菊(《植物名实图考》),小雪花、白升麻(《贵州民间药物》),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

  • 细叶桉叶

    《中药大辞典》:细叶桉叶药材名称细叶桉叶拼音Xì Yè ān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叶桉,又名:褐桉树。乔木,高10~50米

  • 茄子根

    药材名称茄子根别名茄根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白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根。秋季挖根,除去须根及杂质,切片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咳,收敛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慢性

  • 桃儿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儿七药材名称桃儿七拼音Táo ér Qī别名桃耳七、小叶莲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

  • 猕猴桃藤

    药材名称猕猴桃藤拼音Mí Hóu Táo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的藤或藤中的汁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