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凤眼果壳

凤眼果壳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壳

药材名称凤眼果壳

拼音Fènɡ Yǎn Guǒ Ké

英文名风眼果荚(《岭南采药录》),苹婆壳(《广东中药》Ⅱ)。

出处《广东中药》Ⅱ

来源梧桐科植物苹婆果壳。秋季采集成熟果实,剥取外壳,晒干。

原形态形态详"凤眼果"条。

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果壳鲜时呈猩红色,干时为棕褐色,长4~6厘米,宽3~5厘米,厚约2毫米。表面皱缩不平,有纵沟,内部为赤褐色。质坚韧。

性味《广东中药》Ⅱ:"平,淡。"

功能主治《广东中药》Ⅱ:"研末外敷治烂耳,煅灰冲酒饮治小肠疝气,煎水洗痔疮。"

复方治血痢:凤眼果壳,和蜜枣、陈皮煎汤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眼果壳

药材名称凤眼果壳

拼音Fènɡ Yǎn Guǒ Ké

英文名Pericarp of Common sterculia

别名凤眼果荚、苹婆壳。

出处出自《广东中药》Ⅱ。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果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成熟的果实,剥取外壳,晒干。

原形态苹婆乔木,高达10m。树皮黑褐色,小枝幼时略被星状毛。叶互生;叶柄长2-3.5c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25cm,宽5-1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或钝,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披散,长达20cm,有短柔毛;花单性,无花冠;花萼淡红色,钟状,外面被短柔毛,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且向内曲,在先端互相粘合,与钟状萼筒等长;雄花较多,雌雄蕊柄弯曲,无毛,花药黄色;雌花较少,略大,子房圆球形,有5条沟纹,密被毛,花柱弯曲,柱头5浅裂。蓇葖鲜红色,厚革质,长圆状卵形,长约5cm,宽约2-3cm,先端有喙,每果内有种子1-4颗。种子椭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直径约1.5cm。花期4-5月,但少数植株在10-11月常可第2次开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内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神圣、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壳呈长圆状卵形,或瓢状,顶端有喙。长约5cm,宽2-3cm,外表暗红棕色。厚革质,气微,味淡。

性味甘;平

归经小肠经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主血痢;小肠疝气;痔疮;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广东中药》Ⅱ:研末外敷治烂耳,煅灰冲酒饮治小肠疝气,煎水洗痔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灰华

    药材名称石灰华拼音Shí Huī Huá别名久康来源为由水溶解岩石沉积而成的主含碳酸钙的粉状块。生境分部四川。性味微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补肺。用于各种肺热病。用法用量1钱,多入丸散

  • 五叶薯

    药材名称五叶薯拼音Wǔ Yè Shǔ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

  • 昙花

    《中药大辞典》:昙花药材名称昙花拼音Tán Huā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新中医药》9(6):50,1958)。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原形态直立灌木,长达1米以上。主

  • 无缝珠

    药材名称无缝珠别名吐血莲来源真菌类无孢霉群无缝珠Sclerotium sp.,以菌核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海拔500~900米高处的山坡地下,坡面多生密林,沿坡度走向蔓延生长,或沿树根而生,深度多在12~

  • 关东丁香

    药材名称关东丁香拼音Guān Dōnɡ Dīnɡ Xiānɡ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关东巧玲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pubescens Turcz

  • 家白蚁

    药材名称家白蚁拼音Jiā Bái Yǐ英文名termite别名白蚁、螱、飞蚁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鼻白蚁动物家白蚁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totermes formo

  • 水团花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药材名称水团花拼音Shuǐ Tuán Huā别名水杨梅(《广州植物志》),水黄凿(《陆川本草》),青龙珠(《广西中兽医药植》),穿鱼柳、假杨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鱼肠草

    药材名称鱼肠草拼音Yú Chá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霞红灯台报春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eesiana Fo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 松油

    《中药大辞典》:松油药材名称松油拼音Sōnɡ Yóu别名松脂(《唐本草》),沥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其同属植物树材中的松脂。制法《纲目拾遗》:"取

  • 雀舌草

    药材名称雀舌草拼音Què Shé Cǎo别名滨繁缕从、石灰草、抽筋草来源石竹科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 Grimm.[S. uliginosa Murr.],以全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