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花椒

大叶花椒

《中药大辞典》:大叶花椒

药材名称大叶花椒

拼音Dà Yè Huā Jiāo

别名见血飞(《湖南药物志》),山批杷、铁杆椒、岩花椒(《贵州草药》),蚌壳花椒单面针、钻山虎(《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果实种子。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近蔓生的灌木,高1~3.5米。根皮黄色,粗糙,断面呈"人"字形纹。茎有褐色皮刺。羽状复叶互生,长25~30厘米;小叶5~9片,近对生,通常革质,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郎广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有短的小叶柄;小枝、叶轴、总叶柄、有时叶片下面中肋上生小而下曲的锐刺。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较叶短;苞片小,卵圆形;花单性;雄花序细长,雄花萼片4,卵圆形,花瓣4,黄色,雄蕊花丝较花瓣长;雌花与雄花相似,无退化雄蕊,心皮4枚。蓇葖果,扁椭圆形,密集成簇,淡褐色,有皱纹,稍似蚌壳状。种子球形,黑色,有光。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灌木丛中,尤以石灰岩山坡多见。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陕西、湖南、河北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辛涩,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湖南药物志》:"治妇女月经过多。"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治妇女月经过多:大叶花椒五钱,月月红(花叶)三钱,棣棠花二钱。水煎,加红糖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叶花椒

药材名称大叶花椒

拼音Dà Yè Huā Jiāo

英文名Fruit of Shellfish Pricklyash

别名花椒、山枇杷、岩药椒、铁杆椒、蚌壳花椒、钻山虎。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蚬壳花椒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Z.bodinieri Levl.;Fagara dissita Engl.]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蚬壳花椒常绿木质藤本,幼时为灌木状,高1-3.5m。茎、枝着生略下弯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坚纸质至革质;叶柄长1-4cm;小枝、叶轴、总叶柄及有时叶下面中肋上生小而下曲的锐皮刺;小叶柄长2-8mm;小叶片3-9,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外形,长7-16cm,宽3-6cm,先端渐尖,略弯斜,叶基广楔形,两侧略不等,全缘,两面光滑,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青色。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较叶短;苞片小,卵圆形;萼片4,广卵形,长约1mm;花瓣4,卵状长圆形,长4-5mm,宽2-2.5mm;雄花黄色,雄蕊4,伸出花瓣外;退化心皮小,先端2-4叉裂;雌花与雄花相似,无退化雄蕊。蓇葖果成熟时淡褐色,外形似蚌壳状,密集成簇。种子球形,直径6-7mm,黑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900m的疏林或灌木丛中,尤以石灰岩山坡多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外形似蚬,直径8-9mm。果皮表面红色,或黄褐色,极皱缩,愈向四周愈扁薄,边缘有一弧形凸环,先端尖,呈弯喙状。果皮质韧,内含种子,种子形如黑豆,直径5-6mm。气浓厚,味麻而苦。

性味辛;温;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调经。主疝气痛;有经过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1.《湖南药物志》:治妇女月经过多。2.《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疝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叶胶藤

    药材名称酸叶胶藤拼音Suān Yè Jiāo Ténɡ别名石酸藤、细叶榕藤、红背酸藤、黑风藤、斑鸪藤、十八症、风藤来源夹竹桃科酸叶胶藤Ecdysanthera rosea Hook

  • 金钱松叶

    药材名称金钱松叶拼音Jīn Qián Sōnɡ Yè别名金钱松枝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larix amailis(Nelson) Rehd.[Lari

  • 薤叶

    药材名称薤叶拼音Xiè Yè出处《政和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薤白"条。功能主治①《肘后方》:"治疥疮,煮洗佳,捣如泥

  • 百齿卫矛

    药材名称百齿卫矛拼音Bǎi Chǐ Wèi Máo英文名Hundred-dente Spindle-tree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百齿卫矛的全

  • 石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蒜药材名称石蒜拼音Shí Suàn别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龙爪花、蟑螂花、野蒜、一枝箭[江西]、避蛇生[湖北]来源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石蒜Lycoris ra

  • 夹竹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夹竹桃药材名称夹竹桃拼音Jiá Zhú Táo别名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来源夹竹桃科夹竹桃属植物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以叶入药。

  • 小粘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粘药药材名称小粘药别名三叶五香血藤、滑叶藤来源毛茛科小粘药Clematis fasciculiflora Franch.,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

  • 红叶木姜子根

    药材名称红叶木姜子根拼音Hónɡ Yè Mù Jiānɡ Zǐ Gēn别名樟树根、油炸条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野春桂,云:"野春桂花倮罗持售于市,见其折枝,红干独劲,绿叶未生,擎来圆紫苞,迸出金粟。

  • 红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娘子药材名称红娘子拼音Hónɡ Niánɡ Zǐ别名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来源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

  • 虾子草

    药材名称虾子草拼音Xiā Zǐ Cǎo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