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花椒茎叶

大叶花椒茎叶

《中药大辞典》:大叶花椒茎叶

药材名称大叶花椒茎叶

拼音Dà Yè Huā Jiāo Jīnɡ Yè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茎皮

性味甘辛,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敌寒,杀虫,止痛。

复方①治腰痛:大叶花椒茎叶三至六钱。水煎服。

②治牙痛:大叶花椒茎皮含痛处。

③治妇女产后月经不调:大叶花椒树皮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叶花椒茎叶

药材名称大叶花椒茎叶

拼音Dà Yè Huā Jiāo Jīnɡ Yè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hellfish pricklyash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蚬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的茎枝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Z.bodinieri Levl.;Fagara dissita Eng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蚬壳花椒常绿木质藤本,幼时为灌木状,高1-3.5m。茎、枝着生略下弯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坚纸质至革质;叶柄长1-4cm;小枝、叶轴、总叶柄及有时叶下面中肋上生小而下曲的锐皮刺;小叶柄长2-8mm;小叶片3-9,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外形,长7-16cm,宽3-6cm,先端渐尖,略弯斜,叶基广楔形,两侧略不等,全缘,两面光滑,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青色。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较叶短;苞片小,卵圆形;萼片4,广卵形,长约1mm;花瓣4,卵状长圆形,长4-5mm,宽2-2.5mm;雄花黄色,雄蕊4,伸出花瓣外;退化心皮小,先端2-4叉裂;雌花与雄花相似,无退化雄蕊。蓇葖果成熟时淡褐色,外形似蚌壳状,密集成簇。种子球形,直径6-7mm,黑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900m的疏林或灌木丛中,尤以石灰岩山坡多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茎的表面灰褐色或暗灰色,有纵向突起的棱纹,乳头状突起的皮刺或椭圆形的皮刺疤痕。质坚硬,难以折断,断面木质性。中心有圆形髓部。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9片,叶片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全缘,两面光滑;叶柄短。小枝、叶柄、叶轴、有时叶下面中脉处有小锐刺。叶革质。气特异。味稍苦而有刺喉感。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8-15列细胞,壁增厚。皮层有较多成束的纤维及石细胞群;韧皮薄壁细胞含有少量草酸钙方晶,直径10-52μm,木质部导管单个排列。有髓部,髓部薄壁细胞木化。

性味苦;辛;温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胃痛;疝气痛;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芥子

    《中药大辞典》:白芥子药材名称白芥子拼音Bái Jiè Zǐ别名辣菜子(《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

  • 红紫苏

    药材名称红紫苏拼音Hónɡ Zǐ Sū别名木樨臭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

  • 刺糖

    药材名称刺糖拼音Cì Tánɡ别名刺蜜来源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的分泌糖粒,其种子也入药。夏季将布或纸铺地下,用棍敲打,使糖粒落下

  • 矮醋栗

    药材名称矮醋栗拼音ǎi Cù Lì英文名swamp Currant别名黄果矮茶藨。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矮茶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bes humile

  • 白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药材名称白桂拼音Bái Guì别名三股筋、滇新樟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华东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东瘤足蕨拼音Huá Dōnɡ Liú Zú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Japanese Plagiogyr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东瘤足

  • 刺楸树叶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拼音Cì Qiū Shù Yè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别名鸟不宿叶、刺楸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柴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柴桂药材名称柴桂别名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来源樟科樟属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树皮入药。立春至处暑期均可采剥,以夏初最宜。炮制选树干径达15

  • 石碱

    《中药大辞典》:石碱药材名称石碱拼音Shí Jiǎn别名花碱(《圣济总录》),碱(《本草衍义补遗》),灰碱(《纲目》),水碱(《本经逢原》),枧砂、干饼药(《疬科全书》)。出处《本草衍义补遗

  • 独角莲

    药材名称独角莲拼音Dú Jiǎo Lián别名野半夏(《江西民间草药》),犁头尖、剪刀草、玉如意、野慈菇、副本一粒红(《泉州本草》)。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