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天水蚁草

天水蚁草

《中药大辞典》:天水蚁草

药材名称天水蚁草

拼音Tiān Shuǐ Yǐ Cǎo

别名下白鼠曲草(《中国药植图鉴》),石曲菇、白调羹(《闽东本草》),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江西草药》);大叶青花、碎叶青花、大白艾、青节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杨花杆、大水牛草(《湖南药物志》)。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菊科植物鼠曲草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高30~80厘米,质较坚硬,密被白色绵毛。叶互生;线形,长4~5厘米,宽2.5~7毫米,先端尖,全缘,基部半抱茎,上面绿色,疏被绵毛,下面白色,密被绵毛;茎下部的叶开花时枯萎。头状花序顶生,复伞房状排列;总苞片5层,干膜质,白色或淡黄色,外层较短,广卵形。有白毛,内层长卵形或椭圆形,光滑;花全部为管状花,黄色,周围雌花的花柱与花冠等长,或稍长;中央两性花的花管细长,先端5齿裂;雄蕊5,药连生,基部箭形,尾纤小;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冠毛黄白色。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荒地。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性味甘苦,平。

①《闽东本草》:"性平,味淡微苦。"

②《江西草药》:"甘,平。"

③《陕西中草药》:"味微苦涩,性寒。"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肝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宣肺化痰,解湿毒。治伤风感冒,咳嗽痰多,气喘,湿疹,下肢溃疡。

①《植物名实图考》:"补筋骨。"

②《中国药植图鉴》:"止咳,化痰。治气喘及支气管炎。"

③《闽东本草》:"能清热,化痰,下气,解毒。治肺热咳嗽,小儿泄泻,久年气喘。"

④《江西草药》:"祛风止咳。治感冒,咳嗽,下肢慢性溃疡,风疹块,中耳炎。"

⑤苏医《中草药手册》:"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降血压。治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并治痛经,跌打损伤,皮肤溃烂,湿疹,风湿筋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寒咳嗽:鲜秋鼠曲草八钱。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②治感冒:秋鼠曲草七钱,生姜三片。水煎服。(《江西草药》)

③健胃化痰:秋鼠曲草叶、花。洗净,捣烂和米粉作团糕食。(《闽东本草》)

④治金疮出血:秋鼠曲草叶花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⑤治下肢慢性溃疡:秋鼠曲草(鲜)适量,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⑥治小儿急惊风:秋鼠曲草三钱,钩藤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体虚痰多,吐血秋鼠曲草三钱,茜草三钱,野鸡泡三钱,线鸡尾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天水蚁草

药材名称天水蚁草

拼音Tiān Shuǐ Yǐ Cǎo

英文名Herb of Autumn Cudweed

别名下白鼠曲草、石曲菇、白调羹、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大叶青花、碎叶青花、大白艾、青节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杨花杆、大水牛草、白头翁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秋鼠曲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naphalium hypoleucum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鼠曲草一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质较坚硬,上部有分枝,茎和枝被白色绵毛,渐向下则毛较少。基部叶花期时枯萎;茎下部和中部叶较必集,条形工条状披针形,长4-5cm,宽2.7-7mm,先端尖锐,基部耳状,抱茎,全缘,下面绿色,具糠秕状短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上部叶渐小,条形。头状花序多数,在茎端和枝端密集成伞房状,梗长2-4mm,密被白色绵毛;总苞球状钟形,长约4mm,宽6-7mm;总苞片5层,干膜质,金黄色,先端钝,外层总苞片较短,具白色绵毛,内层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丝状,短于花柱,中央的两性花筒状,有5个裂片。瘦果长圆形,有细点;冠毛污白色。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坡、林缘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及陕西和甘肃、台湾、河南等地。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主感冒;咳嗽;泄泻;痢疾;风湿痛;疮疡;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补筋骨。

2.《中国药植图鉴》:止咳,化痰,治气喘及支气管炎。

3.《闽东本草》:能清热,化痰,下气,解毒。治肺热咳嗽,小儿泄泻,久年气喘。

4.《江西草药》:祛风止咳,治感冒,咳嗽,下肢慢性溃疡,风疹块,中耳炎。

5.《中草药手册》: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降血压。治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并治痛经,跌打损伤,皮肤溃烂,湿疹,风湿筋骨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九里香根

    药材名称九里香根拼音Jiǔ Lǐ Xiānɡ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的根,秋季采,去净泥土,切片,晒干。性味《文山中草药》:"味辛苦,性温。"归经《广西中药

  • 假大薯

    药材名称假大薯拼音Jiǎ Dà Shǔ别名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洗净,切成数段,晒干。原形态攀援半灌木,

  • 鸭脚板草

    《中药大辞典》:鸭脚板草药材名称鸭脚板草拼音Yā Jiǎo Bǎn Cǎo别名辣子草、野芹菜(《分类草药性》)。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遍体被白

  • 朝天子

    药材名称朝天子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果实。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解毒止痛。用于痰喘咳嗽,神经性头痛;外用治黄水疮。用法用量3

  • 东风菜根

    药材名称东风菜根拼音Dōnɡ Fēnɡ Cài Gēn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性味辛,温。①《湖南药物志》:&

  • 白猪栗

    药材名称白猪栗拼音Bái Zhū Lì别名滇锥栗、椎栗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剥去总苞

  • 栗荴

    《中药大辞典》:栗荴药材名称栗荴拼音Lì Fū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性味《纲目》:"甘,平,涩,无毒。"功能主治治瘰疬,骨鲠。复方①治栗子颈:栗蓬内膈断

  • 铁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树药材名称铁树拼音Tiě Shù别名朱竹、红铁树、红叶来源龙舌兰科铁树属植物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 (L.)Cheval.,以花、叶和根入药。随时可

  • 豆瓣绿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瓣绿药材名称豆瓣绿拼音Dòu Bàn Lǜ别名一柱香、岩豆瓣、豆瓣草、豆瓣如意、四瓣金钗、指甲草、豆瓣打不死来源胡椒科豆瓣绿属植物豆瓣绿Peperomia r

  • 青蒿子

    《中药大辞典》:青蒿子药材名称青蒿子拼音Qīnɡ H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