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九头狮子草

小九头狮子草

药材名称小九头狮子草

拼音Xiǎo Jiǔ Tóu Shī Zi Cǎo

别名绣球藤;铁线牡丹、小九股牛、回龙草、白木通、细木通

来源药材基源:毛茛铁线莲,草质或半灌木状藤本,长0.5-4m。根短而粗壮,本质,表面棕黑色,内面淡黄色。茎基部常四飘然形,上部六棱形,微被柔毛或近无毛。基生叶有3-5小叶,叶柄长7-10cm;茎生叶对生,常为三出复叶,叶柄长3-7cm;小叶片薄纸质或亚革质,卵圆形或近圆形,长4-6cm,宽2-4cm,先端钝圆或钝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常3裂,两面被疏柔毛,叶脉在下面凸起;小叶柄短,长1-2cm。聚伞花序腋生,1-3休花,花梗长2-4cm,基部有1对叶状苞片;花两性;钏状,直径1.5cm;萼绒毛,两面微有柔毛,外面脉纹上有2-4条凸起的翅;花瓣无;雄蕊多数,与萼片近等长,花丝被长柔毛,花药线形,无毛,药隔背面被毛;心皮多数,比雄蕊稍短,被毛。瘦果纹锤形,长3-4mm,宽2mm,两面凸起,棕红色,被短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1.5-2cm。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peterae Hand.Mazz.[C.gouriana Roxb. Var. Finetii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条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分布于广西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西北部。

生境分部生于海拔500-3000m山坡、沟边、林下或灌木丛中。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锥形,表面棕黑色,有皱纹,断面淡黄色,木质部占大部分,质较硬。茎藤缠绕或成段,上端草质,绿色或枯绿色,具纵棱6条;下部茎木质化,棕褐我以或棕色,质较硬,具纵棱4条。叶多为三出得叶,对生,具长柄;小叶片卵圆形,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叶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小叶柄长1-2cm,薄纸质,较脆易破碎。可见腋生的聚伞花序。气微,味微辛、苦。

性味味苦;淡;微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祛瘀通络。主疮痈疖肿;乳腺炎;水肿;小便不利;癃闭;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外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州常山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苦、甘,凉。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单用,或与稀莶草配伍,

  • 大叶钩藤

    药材名称大叶钩藤拼音Dà Yè Gōu Ténɡ别名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

  • 苔垢菜

    药材名称苔垢菜拼音Tái Gòu Cài别名紫菜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胶须藻科植物苔垢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thrix crustacea Thuret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 桂花露

    《中药大辞典》:桂花露药材名称桂花露拼音Gu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微苦。"功能主治疏肝

  • 石上莲

    药材名称石上莲来源秋海棠科石上莲Begonia bretschneideri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酸、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水软坚,消肿止痛。主治肝硬化,腹

  • 猕猴桃根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根药材名称猕猴桃根拼音Mí Hóu Tá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陕西中草

  • 香豆蔻

    药材名称香豆蔻拼音Xiānɡ Dòu Kòu英文名fruit of Fragrant Amomum别名嘎哥拉、尼泊尔豆蔻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盖子科植物香豆蔻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

  • 水鸡油

    药材名称水鸡油拼音Shuǐ Jī Yóu别名济地燕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雅致雾水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uzolzia elegans Wedd.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

  • 万年青叶

    《中药大辞典》:万年青叶药材名称万年青叶拼音Wàn Nián Qīnɡ Yè出处《本草新编》来源百合科植物万年青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万年青根"条

  • 异木患

    《中药大辞典》:异木患药材名称异木患拼音Yì Mù Huàn别名大果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大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