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月桂子

月桂子

《中药大辞典》:月桂子

药材名称月桂子

拼音Yuè Guì Zǐ

别名月桂实(《国药的药理学》)。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月桂果实

原形态月桂(《本草拾遗》),又名:老利儿。

常绿乔木,高可达9~12米,树皮黑褐色。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约6~11厘米,宽2~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稍波状,反卷,深绿色,破碎后有清香;叶脉羽状,两面隆起;叶柄长约1厘米,紫色。伞形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小,直径3~4毫米,黄色,总花梗长约1厘米,梗基有总苞;雄花花被片4,倒卵形,先端钝圆;雄蕊12,每轮3数排列,花药内向瓣裂;雌花花被4,雌蕊1,子房1室,柱头短,稍成头状。浆果椭圆形,暗紫色。花期4月。

生境分部分布浙江、江苏、福建、台湾等地.常栽培于庭园。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几为黑色,长至15毫米,顶端略尖,有柱头的残基;表面平滑而带光泽,具粗皱纹。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粒,其种皮紧贴于果皮的内壁,胚通常呈类棕黄色,内有子叶2枚。子叶气味芳香,味苦,果皮香气略逊,但味较苦。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之。"

②《国药的药理学》:"煎汁,可为误食河豚鱼的解毒药。"

③《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掺。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月桂子

药材名称月桂子

拼音Yuè Guì Zǐ

英文名fruit of Grecian Laurel

别名月桂实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urus nobilis L.

采收和储藏:9月果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9-12m,树皮黑褐色。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约6-11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稍波状,反卷,深绿色,破碎后有清香;叶脉羽状,两面隆起;叶柄长约1cm,紫色。伞形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小,直径3-4mm,黄色,总花梗长约1cm,梗基有总苞;雄花花被片4,倒卵形,先端钝圆;雄蕊12,每轮3数排列,花药内向瓣裂;雌花花被4,雌蕊1,子房1室,柱头短,稍成头状。浆果椭圆形,暗紫色。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原产于地中海一带。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喜光,稍耐阴,在温暖湿润气候中生良好,萌芽力强,亦耐干旱,经受短期-8℃低温未见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微碱性均能适应,而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

2.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硬枝扦插在3月中下旬进行,选取去年秋梢作插条,长约7-8cm,插后遮荫,成活率约60%左右。软枝带叶扦插,迁当年新枝,留2片叶子,在6-7月进行,插前先搭好荫棚,深插4-6cm,充分浇水,遮荫保湿,只需早晚稍见阳光,40d可生根,成活率90%以上,冬季用塑料薄膜拱棚防寒。第2年分栽。播种育苗,9月要种,带果皮阴干后沙藏,播前用50℃温水浸种2min,再用冷水浸种24h,取出晾干,可促使种子提早发芽。春季播种,条播行距15cm,覆土厚度2cm,上盖草,5月发芽出土,及时搭棚遮荫,春季3-4月带土球移栽。

3.田间管理 移栽经几日遮荫缓苗后,转入正常田间管理,每年追肥2-3次,结合浇水,松土除草,促苗生长。

4.病虫害防治 红蜡介壳虫,喷洒马拉松800倍液。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卵圆形或椭圆状球形,长达1.5cm,顶端略尖,有花柱残基。表面棕色或黑棕色,平滑而带光泽,具粗皱纹。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粒。种皮紧贴于果皮的内壁,胚通常类棕黄色,有淡棕色子叶2枚。子叶气芳香,味苦;果皮香气略逊,但味较苦。

化学成分果实含芳香油1%。干果含脂肪44.1%,其中含有月桂酸(Lauric acid)1%、棕榈酸19%、油酸56.6%、亚油酸21%、亚麻酸2.5%。果仁含脂肪26.3%,内含月桂酸45.1%、棕榈酸3.8%、油酸28%、亚油酸23.1%。种子含蛋白属谷朊类和球朊类。叶含芳香油0.3-0.5%(可以高达1-3%)。主要成分是芳樟醇(Linalool)、丁香油酚(Eugenol)、牻牛儿醇(Geraniol)、1,8-桉叶素(Cineole)、松油醇(Terpineol)、乙酰丁香油酚(Acetyleugen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α-蒎烯(α-Pi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等。尚含倍半萜内酯大牻牛儿内酯(Germacranolide)和芸香甙。树皮和树干含生物碱黄肉楠碱(Actinodaphnine)和无根藤碱(Launobine)。

药理作用挥发油有抗真菌作用。国外月桂膏外用,治风湿、麻痹、感冒等,还可用以促进流产。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河豚中毒;疥癣;耳后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遣》: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之。

2.《国药的药理学》:煎汁,可为误食河豚鱼的解毒药。

3.《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爬藤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爬藤榕药材名称爬藤榕拼音Pá Ténɡ Rónɡ别名长叶铁牛入石、小号牛奶仔来源桑科爬藤榕Ficus martinii Levl. et Vant.,

  • 黄河裸裂尻鱼

    药材名称黄河裸裂尻鱼拼音Huánɡ Hé Luǒ Liè Kāo Yú英文名Yellow River fish别名湟鱼、小嘴巴鱼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黄河裸裂尻鱼的肉。

  • 胆南星

    药材名称胆南星拼音Dǎn Nán Xīnɡ英文名ARISAEMA CUM BILE来源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性状本品

  • 赤车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车药材名称赤车拼音Chì Chē别名岩下青、冷坑青、阴蒙藤、拔血红、小铁木、吊血丹、凤阳草、坑兰来源荨麻科赤车属植物赤车Pellionia radicans (Sieb

  • 石决明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决明药材名称石决明拼音Shí Jué Mínɡ英文名CONCHA HALIOTIDIS别名鲍鱼壳、九孔螺、九孔石决明来源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海

  • 苦豆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豆子药材名称苦豆子拼音Kǔ Dòu Zi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北]来源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以全草、根、种子入药。全草夏季

  • 柴厚朴

    药材名称柴厚朴拼音Chái Hòu Pò别名土厚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四川木莲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szechuanica Hu.采收和储藏:夏季剥取树皮,晾干或炕干

  • 五月霜

    《中药大辞典》:五月霜药材名称五月霜拼音Wǔ Yuè Shuā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稀毛香青的全草。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13厘米,具腺毛或绒毛。有根茎。

  • 岩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人参药材名称岩人参拼音Yán Rén Shēn来源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紫花党参Codonopsis purpure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 光叶石楠

    药材名称光叶石楠拼音Guānɡ Yè Shí Nán别名千年红、石眼树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 (Thunb.)Maxim.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