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豘鱼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

拼音Hǎi Tún Yú

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皮下脂肪

原形态海豚(《纲目》)

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吻长而突出,如喙状,嘴与额交界处有V字形沟线相隔。上下颌各有齿94~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曲。耳孔极小。鼻孔1个,生于头顶部,边缘有瓣状膜,能自动开合。眼小,有黑圈。背部中央有脊鳍,前肢鳍状,形尖而狭;无后吱。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叶,成半月形鳍状。头部和躯体背面及两侧呈苍黑色,腹部白色。

生境分部群栖于海中,性很活泼。我国东海、南海一带均有。

化学成分肉占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73%,蛋白质23.5%,脂肪1.5%,灰分1.8%。肉中的肌红蛋白的N端氨基酸为甘氨酸。按含铁率计算分子量为185560。

脂肪因身体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质及组成也不相同。油脂的特点在于含异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组成混合甘油酯,而三异戊酸甘油酯则不存在。其总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酸-异戊酸:皮下脂肪3.2,头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头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头部脂肪12.5;棕榈酸:皮下脂肪8.6,头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头部脂肪0.4。不饱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头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头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头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头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头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级醇2~3%,与脂肪酸化合成酯。

无论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维生素A含率都足与鳕鱼肝油相匹敌。

性味《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肉,主瘴疟,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恶疮、疥癣、痔瘘。"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狗肾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肾药材名称狗肾别名狗鞭、黄狗肾、广狗肾来源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雄性)的干燥阴茎和睾丸。四季可收,将附着的肉及油脂去净,晾干或焙干。性状干燥的阴茎枯缩

  • 苦苣苔

    药材名称苦苣苔拼音Kǔ Jù Tái英文名Common Conandron别名锯齿三七、一张白、岩菜、水鳖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升麻草

    药材名称升麻草拼音Shēnɡ Má Cǎo别名金毛三七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假升麻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化,高约1~2米。根茎粗大,横走,周围密生条状须根。茎直立

  • 水榆果

    《中药大辞典》:水榆果药材名称水榆果拼音Shuǐ Yú Guǒ别名糯米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种植物水榆花楸的果实。原形态水榆花楸,又名:枫榆、千筋树、

  • 糙苏

    《全国中草药汇编》:糙苏药材名称糙苏拼音Cāo Sū别名大叶糙苏、山苏子[内蒙古]、续断[宁夏]、山芝麻来源唇形科糙苏属植物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以地上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

  • 阳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阳桃药材名称阳桃拼音Yánɡ Táo别名五敛子、杨桃、三敛、三廉子来源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以根、枝、叶、花及果实入

  • 鸭脚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脚艾药材名称鸭脚艾拼音Yā Jiǎo ài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

  • 五色草

    药材名称五色草别名马羊草、笋竹、虉草来源禾本科五色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中、浙江。功能主治主治妇女红白带,月经不调。用法用量3~5钱。摘录

  • 糯稻根须

    药材名称糯稻根须拼音Nuò Dào Gēn 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

  • 豹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豹骨药材名称豹骨拼音Bào Gǔ别名川四腿、金钱豹骨来源猫科动物金钱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