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滇西风毛菊

滇西风毛菊

药材名称滇西风毛菊

拼音Diān Xī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all-grass of Bodinier's Saussurea

别名八面风、天朋草、花戎芦

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羽裂风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pachyneura Franch. [Saussurea bodinieria Lev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洗净,以纸遮蔽,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羽裂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5-20cm。根状茎分枝,颈部被褐色的残叶柄。茎直立,被锈色短腺毛或脱毛。基生叶莲座状,叶柄长,紫色,被蛛丝状毛;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9-23cm,宽2.5-4cm,羽状深裂,裂片7-9对,稍斜,长圆形或卵形,具不规则粗裂,先端具刺状小尖,上面被褐色腺状短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茎生叶2-4个较小。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直径2.5-3cm;总苞钟状,长2-2.5cm,总苞片5-6层,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具小刺尖,常反折,边缘干膜质,浅波状,被疏短柔毛;花紫色,长约2cm。瘦果,长圆形,长4-5mm,具黑色横皱纹;冠毛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清肿散结;止血。主痈肿疮疖;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涂青;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全草:味苦,性温,有止血功能。用于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角草

    《中药大辞典》:羊角草药材名称羊角草拼音Yánɡ Jiǎo Cǎo别名羊角桃、蛇舌草(《贵州草药》),蛇儿草(《贵州药植目录》),田素香、田香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出处福建晋江《中草

  • 硬叶女娄菜

    《中药大辞典》:硬叶女娄菜药材名称硬叶女娄菜拼音Yìnɡ Yè Nǚ Lóu Cài别名大叶金石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女娄菜(《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臾

  • 小花琉璃草

    药材名称小花琉璃草来源紫草科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清

  • 南烛根

    《中药大辞典》:南烛根药材名称南烛根拼音Nán Zhú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根。功能主治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止痛。"复方①治

  • 楠藤

    药材名称楠藤拼音Nán Ténɡ别名大茶根、大洋藤、玉叶金花、胶鸟藤、大白纸扇、火烧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楠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saenda erosa Champ.采收和储藏:

  • 黄金菊根

    药材名称黄金菊根拼音Huánɡ Jīn Jú Gē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黄金菊的根。夏季采挖,去净泥土,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单一,直立,被长毛。

  • 刺梨

    《中药大辞典》:刺梨药材名称刺梨拼音Cì Lí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原形态

  • 唐古特青兰

    《中药大辞典》:唐古特青兰药材名称唐古特青兰拼音Tánɡ Gǔ Tè Qīnɡ Lán别名智洋顾(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唐古特青兰的带根全草。7~8

  • 海带

    药材名称海带拼音Hǎi Dài别名海马蔺、海草(《东北药植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原形态大叶藻(《本草拾遗》)

  • 白叶花柴

    药材名称白叶花柴别名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来源豆科白叶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