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腰骨藤

腰骨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腰骨藤

药材名称腰骨藤

别名羊角藤、勾临链、犁田公藤

来源夹竹桃腰骨藤Ichnocarpus frutescens (L.) W. T. Aiton,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湿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腰骨藤

药材名称腰骨藤

拼音Yāo Gǔ Ténɡ

别名钓连石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腰骨藤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chnocarpus frutescens(L.)W.T.Aiton[Apocynum frutescens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取出种子。

原形态木质藤本,长达8m。全株具乳汁,仅幼枝有时被短柔毛,其余几无毛。叶对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3-4cm;侧脉每边5-7条。总状式聚伞花序,长3-8cm;花5数;花萼内面腺体有或无;花冠白色,花冠筒喉部被柔毛;花药箭头状;花盘5深裂,裂片线形,比子房为长。蓇葖双生,叉开,一长一短,细圆筒形,长8-15cm,被短柔毛。种子线形,顶端具种毛。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950m的山地疏林中,常生于低丘陵山坡灌木丛中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花蔷薇

    药材名称黄花蔷薇别名色清[藏名]来源蔷薇科黄花蔷薇Rosa setipoda Hemsl. et Wils.,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果实:理脾健胃。根:清热发乳,止泻。治红

  • 慈竹气笋

    《中药大辞典》:慈竹气笋药材名称慈竹气笋拼音Cí Zhú Qì Sǔn别名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

  • 红藤蓼

    药材名称红藤蓼别名竹叶舒筋、大活血、舒筋草、鹿蝉通筋草来源蓼科红藤蓼Polygonum emodi Meis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淡,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

  • 榆皮涎

    药材名称榆皮涎拼音Yú Pí X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茎皮部的涎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割破茎皮,收集流出的涎汁。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

  • 辣木通

    药材名称辣木通拼音Là Mù Tōnɡ别名山木通、大叶木通、小木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云南铁线莲的藤茎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yunnanensis Franch.采收和储

  • 青蒿子

    《中药大辞典》:青蒿子药材名称青蒿子拼音Qīnɡ H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

  • 竹节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节蓼药材名称竹节蓼拼音Zhú Jié Liǎo别名扁竹蓼、飞天蜈蚣、百足草、蜈蚣竹、鸡爪蜈蚣来源蓼科竹节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

  • 小花酸藤子

    药材名称小花酸藤子拼音Xiǎo Huā Suān Ténɡ Zǐ别名当归藤、虎尾草、筛萁蔃来源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Embelia parviflora Wall.,以根及老藤入药。

  • 老鹳草

    《中国药典》:老鹳草药材名称老鹳草拼音Lǎo Guàn Cǎo英文名HERBA ERODII/HERBA GERANII别名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来源本品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

  • 虻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虻虫药材名称虻虫拼音Ménɡ Chónɡ别名牛虻、牛蚊子、牛蝇、牛苍蝇、瞎蒙来源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 或鹿虻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