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花斑叶

花斑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斑叶

药材名称花斑叶

拼音Huā Bān Yè

别名粪虫叶

来源葡萄花斑叶Cissus javana DC.[C. discolor Vent. ex Plan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疏风解毒,消肿散瘀,续筋接骨。

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煎水内服,外洗。

骨折筋伤,跌打扭伤,风湿麻木:捣烂敷患处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花斑叶

药材名称花斑叶

拼音Huā Bān Yè

别名粪虫叶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葡萄科植物花斑叶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有卷须。根茎肉质粗壮。茎具节,有小叶片1对。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下面红色;幼叶常具褐色花斑。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浆果成熟时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边、河旁阴湿的地方。分布云南,广西、台湾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疏风解毒,消肿散瘀,接骨续筋。治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骨折筋伤,跌打扭伤,风湿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泡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花斑叶

药材名称花斑叶

拼音Huā Bān Yè

英文名Herb of Java Treebine

别名粪虫叶、抽筋散、花脸叶、下面红、蛤蚂藤。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青紫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javana DC.[C.discolor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泥土,切段或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紫藤攀援状灌木。根茎粗壮,肉质。茎具节,无白粉,节部有2个小苞片;卷须与叶对生,不分枝。单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形或狭卵形,先端渐尖,基都心形,边缘有较多的小锯齿,下面红色;幼叶常具褐色花斑。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浆果,熟时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河边阴湿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肺;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藤瘀止痛。主风湿;湿疹;皮肤瘙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树皮

    《中药大辞典》:大树皮药材名称大树皮拼音Dà Shù Pí别名梅榆、榆树出处《云南中草药遗》来源为榆科植物越南榆的树干内皮。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净,晒干。原形态落叶

  • 荨麻

    《中药大辞典》:荨麻药材名称荨麻拼音Xūn Má别名寻麻(《益部方物略记》),蝎子草(《人海记》)。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全草。夏、秋季采,切段晒于。同属植物

  • 麻柳树根

    《中药大辞典》:麻柳树根药材名称麻柳树根拼音Má Liǔ Shù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根及须根或根皮。性味《重庆草药》:"味麻辣苦,性热,有毒。

  • 淡豆豉

    《中国药典》:淡豆豉药材名称淡豆豉拼音Dàn Dòu Ch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 Merr. 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性状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

  • 柽柳花

    药材名称柽柳花拼音Chēnɡ Liǔ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花。功能主治治中风,又清热毒,发麻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蜡瓣花根

    药材名称蜡瓣花根拼音Là Bàn Huā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根皮夏季采挖,刮去

  • 钩栲

    药材名称钩栲拼音Gōu Kǎo别名大叶锥栗、大叶青柴、青叶槠、钩栗、猴栗来源壳斗科钩栲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除台湾和广东(海南岛)外,广布长江以南各

  • 桂花跌打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花跌打药材名称桂花跌打拼音Guì Huā Diē Dǎ别名山皮条、桂花叶子兰、毛花瑞香来源瑞香科桂花跌打Eriosolena involucrata (Wall.) V

  • 朴树根皮

    药材名称朴树根皮拼音Pò Shù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tetrandra Roxb.subsp.sinensis(Pers.)Y.C.Ta

  • 龟肉

    《中药大辞典》:龟肉药材名称龟肉拼音Guī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肉。原形态形态详"龟版"条性味甘咸,平。①《食疗本草》:"温,味酸。"②《日用本草》:"味酸,温,有小毒。"③《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