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荚囊蕨

荚囊蕨

药材名称荚囊蕨

拼音Jiá Nánɡ Jué

英文名Ivorywhite Sreuthiopteris

别名篦子草、天鹅抱蛋、锯草、梳子草、铁蕨萁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荚囊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uthiopteris eburnea(Christ) Ching[Blechnum eburnea Chris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25-60cm。根茎粗短,横卧斜生,密被栗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簇生,二型;营养叶的柄长3-15cm,禾秆色;叶片披针形,厚革质,长20-45cm,宽2.5-6cm,锐尖头,基部渐变狭,两面光滑,一回羽裂几达叶轴;裂片向下部逐渐缩小成耳形,中部的长1.5-2.5cm,宽4-6mm,短尖状,全缘,侧脉单一,不明显。孢子叶通常略较长,裂片较短而狭。孢子囊群条形,生于叶缘内,与中脉并行;囊群盖条形,外缘着生,成熟时开向中脉,边缘多少啮断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干旱石灰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肺;心;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主淋证;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甘、涩、性凉。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能。用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疔疮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胡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胡枝子药材名称胡枝子拼音Hú Zhī Zǐ别名扫皮、随军茶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s Turcz.,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辛、

  • 一枝香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药材名称一枝香拼音Yì Zhī Xiānɡ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出处江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

  • 酸枣树皮

    药材名称酸枣树皮拼音Suān Zǎo Shù Pí英文名root-bark of Spine Date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 白苋

    《中药大辞典》:白苋药材名称白苋拼音Bái Xiàn别名糠苋,细苋(《别录》),野苋、猪苋(《本草图经》),假苋菜(《广州植物志》),绿苋(《拉汉种子植物名称》)。出处《别录》来源

  • 瘴气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瘴气藤药材名称瘴气藤来源豆科瘴气藤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截疟。主治疟疾。用法用量2~3

  • 披针叶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药材名称披针叶毛茛来源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四川。性味辛,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发散风

  • 小叶桑根

    药材名称小叶桑根拼音Xiǎo Yè Sānɡ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根或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叶桑"条。性味《贵州草药》:"辛甘,寒。&

  • 胖大海

    《中国药典》:胖大海药材名称胖大海拼音Pànɡ Dà Hǎi英文名SEMEN STERCULIAE LYCHNOPHORAE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来源本品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

  • 宽尾石韦

    药材名称宽尾石韦拼音Kuān Wěi Shí Wéi别名毛石韦、小石韦、舌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越南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a tonkinensis(Gies.)Ch

  • 柞蚕蛹

    药材名称柞蚕蛹拼音Zuò Cán Yǒnɡ英文名cocoon chrysalis别名茧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天蚕科动物柞蚕的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heraea 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