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莨菪

莨菪

药材名称莨菪

拼音Lànɡ Dànɡ

别名天仙子、横唐、行唐

性味(子)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似有虫行,额部及手脚现红点,即是病快要好的现象。

2、风痹厥痛。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3、久咳不止(痰有脓血)。用莨菪子五钱,先煮后炒,研细,加酥油如鸡收蛎的量,大枣七枚,同煎至油尽。取枣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极验。

4、长期水泻。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每服一钱,粟米汤送下。

5、赤白痢。用大黄(煨)半两、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肠风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晒干、捣烂、筛细;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银锅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浓糖稀状,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进一步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视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热。勿惊异,病重的人服过三日,当有下泻病愈后,泻亦止。

7、脱肛不收。用莨菪子炒过,研为末,敷患处。

8、风牙虫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内烧类。以小管引烟入病齿处。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有涎出,可吐去。

9、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为末,每服两小匙,水送下。极效。

10、乳痈坚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药嚼破。

11、恶疮似癞,长期不愈。用莨菪子烧存性,研为末,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莨菪子三工业区末,加羊油调涂伤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龙脑膏香

    《中药大辞典》:龙脑膏香药材名称龙脑膏香拼音Lónɡ Nǎo Gāo Xiānɡ别名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性味

  • 紫藤根

    《中药大辞典》:紫藤根药材名称紫藤根拼音Zǐ Ténɡ Gēn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藤"条。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浙江

  • 凌霄花

    《中国药典》:凌霄花药材名称凌霄花拼音Línɡ Xiāo Huā英文名FLOS CAMPSIS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来源本品为柴葳科

  • 长管蝙蝠草

    药材名称长管蝙蝠草别名蝴蝶草、半边月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长管蝙蝠草Christia constricta (Schindl.) T. Chen,以全株入药。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止痛

  • 西南水芹

    药材名称西南水芹拼音Xī Nán Shuǐ Qín英文名Herb of Southwestern Cress别名臭蒿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南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鱼胆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鱼胆草药材名称鱼胆草拼音Yú Dǎn Cǎo别名青鱼胆草、水灵芝[四川]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鱼胆草Swertia davidi Franch.的全草。夏秋采集,鲜用或晒

  • 黄鳝

    药材名称黄鳝拼音Huánɡ Shàn别名鳝鱼来源合鳃目合鳃科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以活鲜个体及血入药。生境分部除西北外,全国各地,广有分布。性味甘、

  • 蚬肉海棠

    药材名称蚬肉海棠拼音Xiǎn Ròu Hǎi Tánɡ别名蚬肉秋海棠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来源为秋海棠科四季海棠的花、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秃净、肉质草本,高15~45

  • 药材名称鸮拼音Xiāo别名流离、鸱鸮(《诗经》),土枭(《尔雅》),服(《汉书》),天鸟(《周礼》郑玄注),训狐(《巴蜀异物志》),山鸮(《汉书》晋灼注),画鸟(《埤雅》),幸狐、车载板、快扛鸟、春哥

  • 七叶仔

    药材名称七叶仔别名海南地黄连来源楝科七叶仔Munronia hainanensis How et T. Chen,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蛇咬伤。用法用量鲜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