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樱花

金樱花

《中药大辞典》:金樱花

药材名称金樱花

拼音Jīn Yīnɡ Huā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花朵

性味酸,平。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纲目》:"酸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止冷热痢,杀寸白、蛔虫等。"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遗精、遗尿,小便频数,久泄泻,慢性衰弱性虚汗出,及妇人子宫内膜炎分泌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樱花

药材名称金樱花

拼音Jīn Yī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Cherokee Rose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laevigata Michx.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将开放的花蕾,干燥即得。

原形态金樱子常绿攀援灌木,高达5m。茎无毛,有钩状皮刺和刺毛。羽状复叶,叶柄和叶轴具小皮刺和刺毛;托叶披针形,与叶柄分离,早落。小叶革质,通常3,稀5,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5-7cm,宽1.5-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具细齿状锯齿,无毛,有光泽。花单生于侧枝顶端,花梗和萼筒外面均密被刺毛;萼片5;花瓣5;白色直径5-9cm;雄蕊多数,心皮多数,柱头聚生于花托口。果实倒卵形,长2-4cm,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花期4-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600m的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花蕾呈球形或卵形,花托倒卵形与花萼基部相连,表面绿色具直刺。萼片5,卵状披针形,黄绿色,伸展。花瓣5,白色或淡棕色,倒卵形。雄蕊多数,雌蕊多数。气微香,味微苦涩。

性味酸;涩;平;无毒

归经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固精,缩尿,止带,杀虫。主久泻久痢,遗精,尿频,带下,绦虫,蛔虫,蛲虫症,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止冷热痢,杀寸白、蛔虫等。

2.《现代实用中药》:治遗精、遗尿,小便频数,久泄泻,慢性衰弱性虚汗出,及妇人子宫内膜炎分泌带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豆柴

    药材名称小豆柴拼音Xiǎo Dòu Chái别名小米柴、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onia villosa (wall. Ex C.B.Clarke

  • 鸡油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油菌药材名称鸡油菌别名鸡蛋黄菌、杏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 狼喉靥

    《中药大辞典》:狼喉靥药材名称狼喉靥拼音Lánɡ Hóu Yè别名狼喉结(《圣惠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功能主治《圣惠方》:"治噎病。曝干

  • 芒刺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芒刺复叶耳蕨拼音Mánɡ Cì Fù Yè ěr Jué别名献鸡尾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芒刺复叶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aristata(Forst.)T

  • 赤楠

    《中药大辞典》:赤楠药材名称赤楠拼音Chì Nán别名牛金子(《植物名实图考》),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中国经济植物志》),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

  • 瓜蒌

    《中国药典》:瓜蒌药材名称瓜蒌拼音Guā Lóu英文名FRUCTUS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

  • 秋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药材名称秋海棠拼音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丸子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和果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

  • 干贝

    药材名称干贝拼音Gān Bèi别名江瑶柱、扇贝柱来源药材基源:为扇贝科动物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和花鹊栉孔扇贝的闭壳肌。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

  • 糙叶树

    药材名称糙叶树拼音Cāo Yè Shù别名牛筋树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及树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黄褐色,有灰斑与皱纹,老时纵裂,幼枝被平

  • 刺天茄叶

    药材名称刺天茄叶拼音Cì Tiān Qié Yè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叶。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解毒止痉。治小儿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