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青果

青果

《中国药典》:青果

药材名称青果

拼音Qīnɡ Guǒ

英文名FRUCTUS CANARII

别名橄榄、黄榄、白榄

来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4cm,直径1~1.5cm。表面棕黄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质硬。果核梭形,暗红棕色,具纵棱;内分3室,各有种子1粒。无臭,果肉味涩,久嚼微甜。

鉴别本品果皮的横切面:外果皮为1 列厚壁细胞,含黄棕色物,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10余列薄壁细胞,有维管束散在,油室多散列于维管束的外侧。内果皮为数列石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方晶。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打碎。

性味甘、酸,平。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4.5~9g。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青果

药材名称青果

拼音Qīnɡ Guǒ

英文名Fructus Canarli

别名橄榄、白榄、甘榄

来源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10~20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对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19cm,宽3~8cm,先端尾状渐尖,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两性或杂性;萼杯状,3浅裂;花瓣3~5,白色,芳香;雄蕊6,子房上位,3室,每室胚珠2。核果卵形,长约3cm,青黄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多为栽培。主产福建、四川、广东、云南、广西。

化学成分含甲酚、麝香草酚(thymol)、维生素C、柠檬烯、对-聚伞花素(P-cymere)、莰烯、橙花醇(nerol)、龙牛儿醇(geraniol)、S-杜松烯(S-cadinene)、B-石竹烯(B-caryophyllene)、a-??烯(a-copaene)、橄榄醇(elemol)。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巴戟天

    《中国药典》:巴戟天药材名称巴戟天拼音Bā Jǐ Tiān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

  • 鹿葱

    药材名称鹿葱拼音Lù Cōnɡ出处《群芳谱》载有鹿葱,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认为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叶与花茎亦不同。其叶圆而翠绿,叶枯死而后花;一茎虚心,有花五六朵并于顶,花七八瓣。古代文献有关鹿葱

  • 药鼠李实

    药材名称药鼠李实拼音Yào Shǔ Lǐ Shí别名清泻鼠李。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药鼠李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cathartica L.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 千年耗子屎种子

    《中药大辞典》:千年耗子屎种子药材名称千年耗子屎种子拼音Qiān Nián Hào Zi Shǐ Zhǒnɡ Zi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种子。原形态形态详&qu

  • 油炸木

    药材名称油炸木拼音Yóu Zhà Mù别名牛瘦鞭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海南荚蒾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hainanense Merr.et Chu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麻滓

    药材名称麻滓拼音Má Zǐ别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籸(《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痈疽溃烂,亦可固

  • 银杏叶

    药材名称银杏叶英文名FOLIUM GINKGO别名飞蛾叶、鸭脚子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 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性状本品多皱折或破碎,

  • 树茭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茭瓜药材名称树茭瓜拼音Shù Jiāo Guā别名吊兰子、大甩头、大凉药、卧吊兰、倒吊兰来源兰科兰属植物硬叶吊兰Cymbidium pendulum (Roxb.)Sw

  • 鸡爪槭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槭药材名称鸡爪槭来源为槭树科槭属植物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以枝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止痛,解毒。用于腹痛;外用治痈疖肿毒。用

  • 楸叶

    《中药大辞典》:楸叶药材名称楸叶拼音Qiū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叶片。性味《纲目》:"苦,小寒,无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