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鸭皂树根

鸭皂树根

《中药大辞典》:鸭皂树根

药材名称鸭皂树根

拼音Yā Zào Shù Gēn

别名绒祖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洋梅花刺根(《云南经济植物》)。

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皂树皮"条。

功能主治消炎,排脓。治肺结核,结核性脓痈,关节炎。

①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消痈排脓,收敛止血。"

②《云南经济植物》:"消炎,截疟。"

复方①治肺结核: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水煎服,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日服一次。

②治结核性脓痈:鲜鸭皂树根二两。脓稀者加鸡、鸭炖服,脓稠者加豆腐炖服。

③治风湿性关节炎:鲜鸭皂树根二两,炖鸡(或鸭、豆腐)服。(选方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皂树根

药材名称鸭皂树根

拼音Yā Zào Shù Gēn

英文名Root of Spongetree, Root of Sweet Acacia

别名梅花刺根

出处出自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金合欢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cia farnesiana(L.) Willd.[Mimosa farnesiana 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金合欢灌木或小乔木,高2-4m。树皮粗糙,褐色;多分枝,小枝常呈“之”字形弯曲,有小皮孔。托叶针刺状,刺长1-2cm,生于小枝上的较短。二回羽状复叶,长2-7cm,叶轴槽状,被灰白色柔毛,有腺体;羽片4-8对,长1.5-3.5cm;小叶通常10-20对,线状长圆形,长2-6mm,宽1-1.5mm,无毛。头状花序1或2-3个簇生于叶腋,直径1-1.5cm;总花梗被毛,苞片位于总花梗的顶部或近顶部;花黄色,极香;萼钟形,上方萼齿短而钝;花瓣连合呈筒状,长约2.5mm,5齿裂;雄蕊多数;长约花冠的2倍;子房圆柱形,被微柔毛。荚果膨胀,圆筒形,长4-10cm,直径1-2cm,暗褐色,表面密生斜纹。种子多数,褐色,卵形,长约6mm。花期3-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

性味酸;苦;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风除湿。主疟疾,丹毒,肺结核,结核性脓疡,骨髓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肺结核: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水煎服,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日服一次。②治结核性脓痈:鲜鸭皂树根二两。脓稀者加鸡、鸭炖服,脓稠者加豆腐炖服。③治风湿性关节炎:鲜鸭皂树根二两,炖鸡(或鸭、豆腐)服。(选方均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消痈排脓,收敛止血。

2.《云南经济植物》:消炎,截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药绿柴

    药材名称药绿柴拼音Yào Lǜ Chái英文名root-bark of Glossy Buckthorn, root-bark of Alder Buckthorn出处始载于《叶三多生药学》。来源药材

  • 山棯子

    药材名称山棯子拼音Shān Shěn Zǐ别名豆棯干(《广西中药志》)。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果实。秋季采取成熟的果实,晒干。原形态桃金娘(《花镜》),又名:金丝桃(《花镜》)

  • 小叶三点金

    药材名称小叶三点金拼音Xiǎo Yè Sān Diǎn Jīn别名斑鸠窝、辫子草、碎米柴、爬地香、哮灵草、小叶山绿豆来源为豆科三蚂蝗属植物小叶三点金草Desmodium microphyllum (T

  • 草石蚕

    《中药大辞典》:草石蚕药材名称草石蚕拼音Cǎo Shí Cán别名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

  • 壶卢秧

    药材名称壶卢秧拼音Hú Lú Y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葫芦和瓠瓜的茎、叶、花、须。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L.sicera

  • 血风藤

    《中药大辞典》:血风藤药材名称血风藤拼音Xuè Fēnɡ Ténɡ别名青藤、铁牛入石、青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茎。全年可

  • 带刺马鞭

    药材名称带刺马鞭拼音Dài Cì Mǎ B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浙江蝎子草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chingiana Chie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晒干或鲜用

  • 藤黄连

    药材名称藤黄连别名黄藤、假黄连[广东、广西]、大黄藤来源防己科藤黄连属植物藤黄连Fibraurea tinctoria Lour.,以根及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

  • 暗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暗鳞鳞毛蕨拼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山矾叶

    《中药大辞典》:山矾叶药材名称山矾叶拼音Shān Fá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叶。原形态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