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鸲鹆

鸲鹆

药材名称鸲鹆

拼音Qú Yù

英文名Myna

别名寒皋、花鹆、哵哵鸟

出处出自《唐本草》 《日华子本草》:鸲鹆目睛,和乳点眼甚明。

来源药材基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皆可捕捉,捕后杀死,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八哥,小型鸟类。体长约25cm。通体黑色,头部具明显的金属光泽。额羽发达,特形延长,部分高耸成冠,另一部分倒下覆盖鼻孔。两翼有白斑,由大覆羽的末端和初级飞羽的基部白色组成,张翼时更明显。尾羽黑色,除中央1对外均有白端。尾下覆羽的羽端也白色。虹膜和嘴橙黄,下嘴基翻江倒海沾红;跗跖和趾黄色;爪黑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留鸟。性喜结群,常见于田园附近,有时停栖于水牛背或屋脊上。杂食性。每年4-9月繁殖,每窝产卵3-6枚。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脂类(lipid)。

肥跗骨肌肉和股肌肉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心肌含脂酶(lipase)。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下气降逆;解毒止血。主久嗽;呃逆;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9-15g,炙干研末作丸散,或煮羹。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五痔、止血,炙食或为散饮服之。

2.《食疗本草》:腊日采之,五味炙之,治老嗽;或作羹食之亦得;或捣为散,白蜜和丸并得。

3.《本草拾遗》:主吃,取炙食之。

4.《日华子本草》:治吃噫,下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州线蕨

    药材名称龙州线蕨拼音Lónɡ Zhōu Xiàn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龙州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morsei Chi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

  • 白千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药材名称白千层拼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

  • 毛枝鱼藤

    药材名称毛枝鱼藤拼音Máo Zhī Yú Ténɡ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Roughstem Jewelvine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粗茎鱼藤的

  • 续随子叶

    《中药大辞典》:续随子叶药材名称续随子叶拼音Xù Suí Zǐ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千金子"条。化学

  • 牛皮草

    药材名称牛皮草拼音Niú Pí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Spire Medinilla,Assam Medinilla别名酸藤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顶

  • 山麻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麻杆药材名称山麻杆拼音Shān Má Gǎn别名野火麻来源大戟科山麻杆Alchornea davidii Franch.,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及长江流域。性味

  • 凹瓦韦

    药材名称凹瓦韦拼音āo Wǎ Wéi别名藏瓦韦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棕鳞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scolopendrius(Ham.ex D.Don)Mehra et

  • 皂柳

    药材名称皂柳拼音Zào Liǔ别名毛狗条、山杨柳来源杨柳科皂柳Salix wallichiana Ander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性味

  • 假葡萄

    药材名称假葡萄拼音Jiǎ Pú Tɑo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木质藤本,有间断性卷须。枝圆

  • 金花树

    药材名称金花树拼音Jīn Huā Shù英文名Dunn Blastus别名山暗赤、谷皱草出处始载于《广西药植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金花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du